• 网创(电商版)教学案例23: 产业升级定制——把金华火腿“搬”到线上

    教学案例 2024-03-07
    大雪节气刚过,冬意更浓。火腿散发的香气,是浙江金华人在冬季里的独家记忆。“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金华地处浙中丘陵盆地,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四季分明,干湿交替。这份独特地貌与气候特点,为当地特色传统美食——金华火腿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华火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千余年间,一口咸鲜的醇香是无数人的“心头好”。在曹雪芹的笔下,火腿是大户人家才有的食材,一碗火腿鲜笋汤让宝玉急不可待;鲁迅先生常以“干贝炖火肉”招待亲友,“清炖火腿”更是他的最爱。如今,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助力下,传承千年的金华火腿凭扎实的供应链和产品创新,正在实现消费与食用场景的全覆盖,走上大量崭新消费群体的餐桌,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与味蕾。在新老企业传承火腿文化的道路上,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正被吸引过来。明朝的贡品今天的地理标志产品发酵间内,一排排火红的“琵琶”悬吊于晾挂架上,接受着时间洗礼。浓厚的咸香味氤氲整个房间,工人们穿梭其中并不时翻动,通过观察霉菌颜色来判断火腿的发酵程度。一只合格的金华火腿,需经历上盐腌制、浸泡晾晒、高温发酵、修正定型、堆叠验香等多道工序,成就金华火腿色香味形“四绝”的技艺,已流传1400余年。对火腿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今年29岁的楼汪聪早已烂熟于心。与金华火腿结缘8年,他如今是拼多多精元食品旗舰店的店主。他介绍,这般特殊香气得益于每一只金华火腿所享受的多次盐搓“按摩”与长达数十天的腌制工序。在数月的自然发酵过程中,火腿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种氨基酸,使火腿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从立冬到秋分,一只合格的金华火腿,需经历上盐腌制、浸泡晾晒、高温发酵、修正定型、堆叠验香等多道工序,和四季轮回的锤炼。成就金华火腿色香味形“四绝”的技艺,从唐代起已流传了1400余年。在中国,火腿起于唐,兴于宋。唐朝开元年间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有:“火骽(据《康熙字典》骽同腿),产金华者佳”。自宋朝、明朝后,集中生产于金华一带的火腿已成为金华乃至浙江的美食名片,也是朝廷必征特产之一。改革开放后,金华火腿的创新与发展,也一直受到政府重视。1999年12月,金华火腿行业协会成立,实现了金华火腿行业的自我管理。2003年,政府实现了对金华火腿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并公布了历史上第一个金华火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金华火腿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金华火腿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张建能介绍,“截至目前,国内有74家金华火腿生产加工企业,年产量可超过500万条。我们支持企业引入现代化生产模式提高效率,但传统的手作工艺必须要留下来。没了正宗古法,就丢了金华火腿的根。”据统计,金华当地直接从事金华火腿生产的有3000多人,带动周边上下游就业人数超5万。这块金字招牌,让更多当地人的生活变得富足。邂逅电商金华火腿遍天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华火腿本土企业投身于品牌建设,在精益求精保证产品“做得好”之余,还要想办法如何能“卖得广”“口碑佳”。“把金华火腿‘搬’到线上来,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4年,就读于温州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楼汪聪与滕楚雯相识并恋爱。滕楚雯的父亲滕维洪自19岁起接触学习火腿制作,从事相关行业30余年,父女二人对金华火腿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在嗅到电商发展的商机后,楼汪聪决定开设线上店铺。楼汪聪带来新的销路,滕楚雯与父亲提供高质量的货源,双方抱着试试的心态,展开了一场火腿触“网”大作战。在短短几个月内,金华火腿的线上销售在同类目中跻身前五名,营业额过百万,这给了楼汪聪信心。2018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楼汪聪选择入驻拼多多平台开设精元食品旗舰店,此前积累的电商经验为运营店铺提供很多方便。由于独特的“拼”模式不仅能归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需求,还能靠自然裂变“破圈”传播口碑,在平台的流量扶持下,楼汪聪在精元旗舰店大展拳脚,迅速发展起来,高峰期可达到20万元的日销售额,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我们比较幸运,抓住了很多机会。拼多多店铺的运营方式在电商中较为简单,不复杂,产地直发与平台补贴模式给消费者带去了极致性价比,给我们店铺带来了更多粉丝。这也让“只想让孩子们小打小闹玩玩”的滕维洪对电商刮目相看,“线下供货投入成本极高,前期制作火腿就需要一年时间,发货等回款还要50多天。有了电商,几天内就能回款,资金周转上方便了太多。”在楼汪聪看来,电商平台让远方的顾客尝到了金华的味道。在线下,金华火腿的销售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在拼多多平台上,有新疆消费者下单购买,也有香港消费者下单,几经周折收货,只为尝到正宗的金华火腿。为适应电商快节奏,精元的厂房不断扩建,翻了几番。“十年前只有十几个工人,现在销量大,效益好,需要50多人来厂里上班。”滕维洪介绍,“库存有10多万只火腿,端午、中秋和春节期间都是销售高峰,是送礼的好选择。”拼多多年货节将至,厂里的工人们打足精神,准备迎接新一波“火腿热”。今年54岁的滕维洪是一名火腿行业高级技师,是当地琅琊滕村江西铺自然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厂里50多位工人的“老管家”。“以前也想过不再折腾了,但很多都是跟了20多年的老工人,一起做火腿都有了感情,决定继续做下去。”作为行业内唯一国企,浙江省金华火腿有限公司也同样在尝试电商渠道拓展。自2021年9月在拼多多开设金华火腿官方旗舰店以来,已吸引近3000人关注。平台对店铺内多种样式的整腿礼盒,以及火腿丁、土香肠等衍生腌制食品进行“百亿补贴”,给予专属流量扶持。在电商平台耕耘发力外,浙江省金华火腿有限公司还在行业里扮演着牵头人的角色。“除了自建厂生产外,我们从其他中小企业调拨火腿成品,经检测合格后盖章出售,帮助大家拓展销量。”张建能表示,“相比市场盈利,我们更看中协同好各个企业,一起把‘金华火腿’的品牌打响。”产业升级为年轻人定制第一口醇香逢年过节之外,小块状火腿制品往往成为消费者的日常选择。2019年起,精元食品旗舰店为拼多多消费者提供多种规格火腿切片、火腿蹄髈等,便于家庭做食材。此类小块装制品质优、价平、易烹饪,大受消费者欢迎。“平日里,拼多多消费者不仅会对火腿的规格提出定制要求,也会对金华火腿的礼盒包装样式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楼汪聪说。比翻炒、煲汤、蒸制更便捷的吃法,莫过于生吃。火腿爱好者中意“切片配红酒”,市面上多数售卖的金华火腿无法切片即食。不同于西方发酵火腿常见的4%含盐量,金华火腿的含盐量平均在10%以上。为迎合更多年轻消费者口味,金华火腿行业协会正在牵头各企业,创新火腿产品。含盐量控制、确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是金华火腿“生吃”创新上的关卡。协同各企业确定金华火腿的“生吃”标准,是目前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之一。以金华火腿作为原料熬入汤底,武火熬汤,文火入味,拼多多店铺内快速而美味的预制烹饪料理,使金华火腿的知名度、食用便捷性双双提升,消费者纷纷“种草”。在金华火腿产品创新的道路上,电商平台中已有试水案例。在拼多多金华火腿官方旗舰店内,火腿菌菇猪肚鸡、火腿笋干老鸭煲等多个预制菜成为消费者新宠。以金华火腿作为原料熬入汤底,武火熬汤,文火入味,一改人们往日对速食产品“营养低、不健康”的看法。店铺内快速而美味的预制烹饪料理,使金华火腿的知名度、食用便捷性双双提升,消费者纷纷“种草”。“拓展金华火腿的更多用途,提升附加值,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张建能说,“我们希望消费者拿到的火腿产品可以更简单地食用,另外已经合作生产十余种预制菜做测试。电商是试金石,相比线下试点,线上销售可以更快收到反馈,为产品改进指明方向。”文章来源:90后小夫妻传承千年火腿工艺,借电商创业带领村民驶入增收路
  • SYB教学案例21:从打工仔到企业家,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就业

    教学案例 2024-02-20
    初中毕业、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生履历,放在崔龙云身上,却有着惊涛骇浪般的精彩。崔龙云,出生在芜湖市湾沚区碧水环绕的陶辛镇,2005年初中毕业后,便随家中亲戚去了温州务工,而后又转战上海,直至回到家乡自己创业。虽然一直在外摸爬滚打,但崔龙云始终没有离开过机械加工这一行当,十多年潜心钻研,为他后来致力于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埋下了伏笔。“因为一直跟包装机打交道,久而久之就发现了设备稳定性不够、企业服务理念不足等行业痛点,由此萌生了自己研发的念头。”崔龙云直言不讳,尽管并非科班出身,也没学过对口的专业,但就是有一股爱折腾的劲儿。折腾,这个词似乎是崔龙云与生俱来的天性,打小就喜欢鼓捣螺丝刀,拆玩具、拆收音机、拆电风扇,甚至将拆掉的收音机修复到重新能调频接收信号,他热衷于这种拆装成功后的小惊喜。现如今,崔龙云将小时候的爱好发挥在工作上,游刃有余。返乡之前,偶尔的一次上海机械展,让他见识到了给袋式真空包装机的魅力,回来后便一门心思扎了进去:学原理、搞研发、做实验,前前后后大半年时间,原本依赖进口的给袋式真空包装机,被他从里到外摸了个透。2016年,研发成果进展顺利,接下来就是找厂房生产。是继续漂泊在外,还是返乡创业?崔龙云在看到家乡的发展后,果断选择了后者。就这样,他带回了在外务工攒下的资金和技术,把落脚点放在了家乡,创办芜湖裕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带领公司研发团队首次实现国内双转盘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全机械化传动。当年返乡、当年生产、当年盈利。2016年半年时间就卖出去10多台自主研发的给袋式真空包装机,产值300多万元。别看销售量不大,销售额也不多,殊不知,崔龙云玩转包装机的齿轮,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转动,并成为行业里的一匹“黑马”。2017年,在不断更新升级下,崔龙云带领团队将包装机提速到80包/分钟,速度比肩同时期国内一流水平。2019年,他将全自动给袋转盘真空一体机提速到100 包/分钟,实现全国首创。同年,又将食品真空包装机速度提升到130包/分钟……接二连三的首创,让芜湖裕东的品牌名气在行业内不胫而走。2017年产值6000多万,2018年产值破亿……2023年,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更是打开了山东、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诸多省份的市场,目前,裕东自动化在全国已设立20多个办事处,3家分公司。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家乡湾沚不仅带动了500多人参与就业,还带动了当地50余家配套供应商,形成自动化包装机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崔龙云深谙这其中的道理。在他看来,做好口碑,一个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一个是要把好售后服务关,两者缺一不可。“创业起步阶段,有时为了给客户送配件,连续坐4小时高铁辗转三座城市,甚至还有过半夜进厂给客户上门服务的经历。”崔龙云回忆道。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芜湖裕东先后获得专精特新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皖美品牌、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如今,芜湖裕东的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已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近五成,并不安于现状的崔龙云,又开始琢磨起细分领域的发展。“除了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吸塑机,准备再上一个手拎纸袋产线,只有产品多元化,多条腿走路,才能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崔龙云感慨,通过这些年来地方政府的支持,也验证了当初返乡的选择是明智的。“希望通过努力,能让更多企业用上湾沚产的包装机,带动更多家乡父老就业。”崔龙云告诉记者,创业至今,自己初心未变,未来也将一路“坚守”。来源:创业安徽之星|崔龙云:从打工仔到企业家
  • SYB教学案例20:不起眼的爆玉米花也能很暴利

    教学案例 2024-02-18
    过去爆玉米花是个不起眼的活儿,只能够挣点零花钱,那能够养家糊口吗?如今,爆玉米花的机器也改进了许多,一个是机器大了,每次爆玉米花的玉米增加了不少。二是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由用煤改成了用气。三是由过去的人工手摇改成了用电瓶带动。所以,现在爆玉米花挣钱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今天就说一位爆玉米花挣钱的人。这个人今年46岁,姓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的农民。他购买了两台改过款的新型爆玉米花的机器,和妻子两个人爆玉米花,一天可以爆600斤玉米,爆的成品玉米花500斤,每斤玉米花批发3元钱,一天可以卖1500元,除去购买玉米一斤1.2元计算,共计成本720元,加上煤气成本,也就是800元的样子。这样,一天,小孙爆玉米花可以纯赚700元,每年除了下雨、下雪等不良天气外,一年可以纯赚150000元。小孙的父亲是个木匠,也是个泥水匠,一辈子就在农村干活,不是给人家盖房子,就是给别人做家具,虽然辛辛苦苦的干上一天活,也就是能够挣200元的工资,所以等父亲让他学习木匠活的时候,小孙就不肯学习,嫌木匠挣钱少。他在家里种过苹果树,也种过大葱等经济作物,但是农业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收入不是太稳定,而且有的年份还要赔钱。于是,小孙就考察什么能够挣钱,但是能够挣钱的项目很多,但是干的人也很多,这些大家都争着干的行业,反而很难挣到钱,于是他瞄准了爆玉米花这个干的人少,大家都觉得不体面的行业来干。小孙买了两台爆玉米花的机器,一个一次可以装5斤玉米,一个一次可以装10斤的机器。这两台机器是工厂改进后的最先进的爆玉米花的机器,一是不用烧煤,而是烧煤气。二是不用手摇,而是用电瓶带动。用这样的机器爆玉米花,一是人省力气,二是人不怕烟熏火燎,干净了许多。小孙的这两台机器一天可以爆玉米花500斤。一个人太忙,于是就和妻子一起干。玉米是购买当地的适合爆玉米花的好玉米,一斤大约价格就是一元二角,比起市场价略高一些,因为买的是上好的玉米爆出的玉米花一斤批发价是3元钱。卖到了1500元,除去玉米成本和煤气等费用外,一天可以纯赚700元。这样的赚钱,比起父亲干木匠活要多了一些,但是最大的好处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干。为了扩大自己的玉米花的影响,小孙在市里的大批发市场设立了两个批发点,用大塑料袋子装的玉米花,袋子上有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主要是保证自己的产品是优质食品,有问题可以找到自己。再一个就是宣传自己。同时,小孙也不时的到当地的集贸市场上爆玉米花。玉米花的机器一响,砰的一声,赶集的人都瞩目观看,也有不少人过来品尝小孙的玉米花,小孙很满意这种宣传方式。小孙说,爆玉米花也是个辛苦的活儿,一般情况下,他和妻子都会在晚上加班干活的,白天干上一天,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的干活,是很累。客户随时打电话要货,自己就要开车去送货的。他有一辆工具车,但是由于玉米花是个膨胀的食品,一车只能装800斤玉米花。小孙送货的时候,妻子还要一个人爆玉米花。玉米花是膨胀食品,五元钱可以买上一袋,而且吃起来酥脆、香气扑鼻,当地人都爱吃爆的玉米花,尤其是孩子们。所以爆玉米花的销售不是问题的。小孙和妻子白天、黑夜的忙碌,一年中除了下雨、下雪等天气影响外,最少可以纯赚15万元,对于这样的辛苦和收入,小孙还是满意的,因为爆玉米花只有挣钱,不会赔钱的,比起其他行业的买卖,还是不错的。文章来源:创业案例:一年净赚15万,这个只赚不亏的小生意很暴利
  • SYB教学案例19:创意“移动菜园”年产值达1000万元

    教学案例 2024-02-01
    伴随疫情火爆的蔬菜盆栽市场,成为返乡创业的一大商机。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沙河村的胡生振,靠蔬菜盆栽,创造了依托50亩代培代管育苗场,年产蔬菜苗百万株,年产值达1000万元。事实上,胡生振并不是蔬菜盆栽的第一人。很早就有个别喜欢阳台栽花种草的居民,在家里顺便种上葱姜蒜苗之类的蔬菜。疫情开始的封闭管理,外出不易,时间充裕的特定生活,让蔬菜盆栽成为一种被大家广为接受的生活方式,既能打发无聊的时间,还能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可谓一举多得。但把这种个人的兴趣上升到一个赚钱的产业,胡生振算是比较早的一批人。胡生振从“内卷”严重的花卉盆栽市场,转向蔬菜盆栽业务始于2021年。他请来农技专家,开始培育各类蔬菜种苗,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采取相应的植株调整措施,使蔬菜盆栽既保持食用的本质,又富有观赏的效果,实用兼具美观,成为蔬菜盆栽最初的定义,并获得了社会的肯定。这个肯定来自2022年9月举办的,江苏省第六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在此次大赛中,胡生振团队的创艺蔬菜盆栽项目荣获“双创比赛”初创组二等奖。创意被肯定,胡生振先后推出小番茄、七彩椒、羽衣甘蓝等10余种蔬菜盆栽新产品,采取“展厅+基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经营模式,依托位于山东的50亩代培代管育苗场,年产蔬菜苗百万株,年产值达1000万元。脱胎于花卉盆栽的蔬菜盆栽,首先是观赏,其次是食用。与纯粹的花卉盆栽比较,蔬菜盆栽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对于退休赋闲在家的老年朋友,既可以得到审美情趣的释放,还能得到轻体量的劳动,更主要的是自己种,自己吃,很安全,很放心。蔬菜盆栽赚不赚钱呢?来算一下账。根据盆栽种植户的经验,一般1亩每茬可以种植5000盆;1年种4茬,共2万盆。按照1盆蔬菜直接批发赚5元,1亩地的收益就是10万元。但要产业化发展盆栽蔬菜,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品种的选择很重要。蔬菜的品种传统的、新生的,国外引进的,改良培育的等等,琳琅满目。要选择好盆栽蔬菜的品种,既要有观花、赏果、赏叶的景观价值;还要满足盆栽的“盆”的特点和室内生长的环境。彩叶类:如生菜、天葵、紫苏、异型甘蓝等。彩果类:如甜瓜、圣女果、樱桃番茄、观赏茄子、小型辣椒、人参果、西葫芦、黄秋葵和彩色甜椒等。根茎类:如大蒜、茴香、食用仙人掌、芜菁、圆萝卜、红萝卜等。食用菌类:食用菌具有妖娆多姿的体态,不失为一款集观赏、食用、学习为一体的盆景蔬菜。新奇品种:如藤三七、京水菜、香芹、珍珠菜、罗勒、地肤、叶用枸杞等。品种多,需要细化的东西也很多,比如一些乔木类果树、蔬菜植株的矮化,需要专业的技术,而自己不一定具备每一个品种的技术要求;同时,单个人也很难集中种植、管理多种产品,就需要与各类专业的蔬菜种植基地、种苗基地形成合作,丰富蔬菜的品种,并保证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二是服务。一盆蔬菜,就是一个移动的菜园。选什么样的盆,什么品种适合什么盆土、使用何种肥料等等,对于居民的家庭盆栽,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也是一个价值链。作为阳台蔬菜,蔬菜盆栽对“景”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对“食”的要求却不能忽略。蔬菜盆栽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可以现摘现吃,十分方便。文章来源:创业案例:1亩净赚10万,“移动菜园”年产值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