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创(直播版)教学案例18: 火锅店抖音直播运营,客流提升40%的秘密

    教学案例 2024-01-04
    在火锅店遍地开花的中国,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出圈挑战重重。匠一锅火锅店,一家小城的连锁品牌加盟单店,在只有1个推广人力的情况下,到店客流与团单成交量便显著提升。下面,为大家揭秘,商家是如何实现小投入带来大回报的。一、优化账号内容,爆款短视频快速吸睛全民短视频的时代,借助抖音进行门店曝光与消费引流,已成为众多生活服务商家的共识,匠一锅火锅店也不例外。自带氛围感的美食短视频,非常容易唤起用户的消费欲望,因此,商家需要优化作品呈现,通过吸睛的内容实现增加曝光量。匠一锅火锅店,通过“菜品特写+长镜头+10s时长”的创作公式,搭配菜品名称、热门话题/门店话题的内容,快速打造出超短爆款视频,轻松获得周边流量曝光。二、完善团品策略,阶梯式套餐组合促进消费有了爆款视频的曝光,还需要有承接力的团购产品促成消费,从种草到转化一气呵成。商家可以根据产品类型与消费习惯,制定针对不同客群的团购商品套餐。以匠一锅火锅店为例,它围绕消费者数量、团购商品价格等重要因素,分别推出引流套餐、性价比套餐以及上座套餐,让用户感觉“总有一款适合你”,满足了各类客群的消费需求。三、明确投放策略,科学预算配比提升推广效能接下来,是真正考验商家运营“功力”的时候了。好的内容和团品,借助科学的投放策略能够指数级提升转化效能。匠一锅火锅店,先圈定门店附近10-12公里的广告覆盖范围,然后又针对门店推广、团购套餐推广,结合自身优化目标与预算,进行了个性化的搭配。面对不同客群的营销诉求,设置预算配比,30%用于短视频推门店,70%用于短视频推商品,提升门店浏览、粉丝推广到商品购买转化率,实现小投入大收获的营销目标。匠一锅火锅店通过打造爆款视频、推出阶梯式套餐组合、制定合理投放策略,又借助端午节假期流量营销节点,成功在短期内取得单日成单量提升11%、客流量提升40%的成绩。实现为门店抖音号涨粉、团购商品成单、周边客群引流的营销目标,从竞争激烈的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文章来源:餐饮直播案例:火锅店抖音直播运营,客流提升40%
  • 网创(电商版)教学案例22:都江堰推动电商协同多元产业聚效成势发展

    教学案例 2023-12-27
    2020年7月,都江堰携手拼多多,为全国网友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都江堰市副市长做客直播间,为网友推介都江堰、青城山、熊猫谷等网红打卡地。截至当天下午3点,直播活动吸引36万网友围观,当地景区门票、餐饮、酒店、特产、非遗、文创等线上线下旅游相关产品订单环比增长超过310%,仅“都行卡”就累计销售近40万元。副市长代言又带货,可谓都江堰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都江堰市始终把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人才支撑,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2019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75亿元,同比增长47%,新增电商企业48家,网商数量(含企业、个人)达20038个,电子商务协同农旅多元产业叠加、聚效成势发展的格局初步呈现。强化人才支撑助推传统产业电商转型发展电商,人才是关键一环。为了强化人才支撑,都江堰市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截至2020年6月,都江堰市电子商务学院已全面建成,搭建了四川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配备了大数据服务器等设施设备,邀请专家开展8次驻都江堰实地考察、调研,2轮评审,引入合作企业15家。“农、商、旅、文、会”是都江堰市的优势产业,在深耕电商经济的过程中,都江堰市依托以上优势,创新拓展销售路径,积极助力企业、商家转型升级。2020年,都江堰市先后举办“都江堰线上春苔会”“春暖花开出游季”“拼多多都江堰城市营销大联播”“都江堰啤酒美食节”等多场大型线上活动。活动通过融入直播、短视频、软文等新媒体,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开展特色产品销售、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禀赋推介,活动期间全市参与的商家超过500余名、实物+虚拟商品上线数千余款。突出主体培育打造农商旅融合电商营销体系近年来,都江堰持续加大对电商企业扶持培育。截至2020年6月,都江堰市电商平台注册的旅行社已发展至153家,并已打造了“大青城·鲜生活”“青城八百里”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10家。都江堰市依托旅游产业核心优势,瞄准每年上千万游客消费群体购物需求,打造“一站式”农商旅融合的电商营销体系,整合丰富的上下游旅游资源、农产品供应链资源,上线农特产品、旅游线路、酒店住宿等,以庞大的游客流、信息流、商流带动全市电商企业发展。同时,也大力支持本地企业谷道科技发展“全球搜外贸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设立全国运服中心80余家,服务企业已超5000余家。在推动“互联网+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都江堰市引导电商企业在销售上突出品牌精准定位,打通优质农特产品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中的销售渠道。充分利用节会、展会等活动开展品牌营销推广,开拓境内农产品市场对接16次,“龙池竹尖”“李冰贡茶”等品牌获得2019年茶博会金奖,“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已增长到17.26亿元,产品出口欧盟、日本、新加坡、迪拜等海外市场。本地传统企业青城茶叶,通过自有平台和天猫旗舰店举办了三月三网络采茶节,活动开幕当天线上销售额超过180万元。同时,都江堰也积极整合物流运输资源,引入物流企业直接“入驻”农产品仓储基地,确保第一时间将农产品送到顾客手中。协同多元产业发展打造都江堰互联网品牌IP都江堰市一直坚持探索利用电子商务促农增收、助农脱贫的新路子。目前都江堰市商务和投促局已与凉山州的喜德县、昭觉县、普格县商务主管部门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并多次率相关电商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前往凉山州开展电商帮扶工作,在田间地头促进产销对接。至今已购买了凉山州昭觉县2万斤番茄和10万斤土豆,并提供了都江堰市2000个高端民宿房间用于推广销售凉山州扶贫产品。接下来,都江堰市还将搭建与贫困县的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促进扶贫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下一步,都江堰市将全力做好国家电商示范县项目的组织实施,结合当地产业优势,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发挥共享物流、大数据、云服务等应用,搭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电商职业经理人、直播实训基地、“农商旅”融合体系等,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流量置换模式,打造都江堰市互联网品牌IP,逐步构建普惠共享、产业融合的电商生态圈,建设样板化、模式化、系统化、可推广的国家级电商示范县样板。 文章来源:农村电商经典案例
  • 网创(电商版)教学案例21:90后夫妻传承千年火腿工艺,借电商创业带领村民驶入增收路

    教学案例 2023-12-27
    “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金华地处浙中丘陵盆地,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四季分明,干湿交替。这份独特地貌与气候特点,为当地特色传统美食——金华火腿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华火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千余年间,一口咸鲜的醇香是无数人的“心头好”。在曹雪芹的笔下,火腿是大户人家才有的食材,一碗火腿鲜笋汤让宝玉急不可待;鲁迅先生常以“干贝炖火肉”招待亲友,“清炖火腿”更是他的最爱。如今,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助力下,传承千年的金华火腿凭扎实的供应链和产品创新,正在实现消费与食用场景的全覆盖,走上大量崭新消费群体的餐桌,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与味蕾。在新老企业传承火腿文化的道路上,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正被吸引过来。明朝的贡品今天的地理标志产品发酵间内,一排排火红的“琵琶”悬吊于晾挂架上,接受着时间洗礼。浓厚的咸香味氤氲整个房间,工人们穿梭其中并不时翻动,通过观察霉菌颜色来判断火腿的发酵程度。对火腿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今年29岁的楼汪聪早已烂熟于心。与金华火腿结缘8年,他如今是拼多多精元食品旗舰店的店主。他介绍,这般特殊香气得益于每一只金华火腿所享受的多次盐搓“按摩”与长达数十天的腌制工序。在数月的自然发酵过程中,火腿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种氨基酸,使火腿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从立冬到秋分,一只合格的金华火腿,需经历上盐腌制、浸泡晾晒、高温发酵、修正定型、堆叠验香等多道工序,和四季轮回的锤炼。成就金华火腿色香味形“四绝”的技艺,从唐代起已流传了1400余年。在中国,火腿起于唐,兴于宋。唐朝开元年间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有:“火骽(据《康熙字典》骽同腿),产金华者佳”。自宋朝、明朝后,集中生产于金华一带的火腿已成为金华乃至浙江的美食名片,也是朝廷必征特产之一。改革开放后,金华火腿的创新与发展,也一直受到政府重视。1999年12月,金华火腿行业协会成立,实现了金华火腿行业的自我管理。2003年,政府实现了对金华火腿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并公布了历史上第一个金华火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金华火腿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金华火腿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张建能介绍,“截至目前,国内有74家金华火腿生产加工企业,年产量可超过500万条。我们支持企业引入现代化生产模式提高效率,但传统的手作工艺必须要留下来。没了正宗古法,就丢了金华火腿的根。”据统计,金华当地直接从事金华火腿生产的有3000多人,带动周边上下游就业人数超5万。这块金字招牌,让更多当地人的生活变得富足。邂逅电商金华火腿遍天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华火腿本土企业投身于品牌建设,在精益求精保证产品“做得好”之余,还要想办法如何能“卖得广”“口碑佳”。“把金华火腿‘搬’到线上来,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4年,就读于温州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楼汪聪与滕楚雯相识并恋爱。滕楚雯的父亲滕维洪自19岁起接触学习火腿制作,从事相关行业30余年,父女二人对金华火腿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在嗅到电商发展的商机后,楼汪聪决定开设线上店铺。楼汪聪带来新的销路,滕楚雯与父亲提供高质量的货源,双方抱着试试的心态,展开了一场火腿触“网”大作战。在短短几个月内,金华火腿的线上销售在同类目中跻身前五名,营业额过百万,这给了楼汪聪信心。2018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楼汪聪选择入驻拼多多平台开设精元食品旗舰店,此前积累的电商经验为运营店铺提供很多方便。由于独特的“拼”模式不仅能归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需求,还能靠自然裂变“破圈”传播口碑,在平台的流量扶持下,楼汪聪在精元旗舰店大展拳脚,迅速发展起来,高峰期可达到20万元的日销售额,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我们比较幸运,抓住了很多机会。拼多多店铺的运营方式在电商中较为简单,不复杂,产地直发与平台补贴模式给消费者带去了极致性价比,给我们店铺带来了更多粉丝。”这也让“只想让孩子们小打小闹玩玩”的滕维洪对电商刮目相看,“线下供货投入成本极高,前期制作火腿就需要一年时间,发货等回款还要50多天。有了电商,几天内就能回款,资金周转上方便了太多。”在楼汪聪看来,电商平台让远方的顾客尝到了金华的味道。在线下,金华火腿的销售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在拼多多平台上,有新疆消费者下单购买,也有香港消费者下单,几经周折收货,只为尝到正宗的金华火腿。为适应电商快节奏,精元的厂房不断扩建,翻了几番。“十年前只有十几个工人,现在销量大,效益好,需要50多人来厂里上班。”滕维洪介绍,“库存有10多万只火腿,端午、中秋和春节期间都是销售高峰,是送礼的好选择。”拼多多年货节将至,厂里的工人们打足精神,准备迎接新一波“火腿热”。今年54岁的滕维洪是一名火腿行业高级技师,是当地琅琊滕村江西铺自然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厂里50多位工人的“老管家”。“以前也想过不再折腾了,但很多都是跟了20多年的老工人,一起做火腿都有了感情,决定继续做下去。”作为行业内唯一国企,浙江省金华火腿有限公司也同样在尝试电商渠道拓展。自2021年9月在拼多多开设金华火腿官方旗舰店以来,已吸引近3000人关注。平台对店铺内多种样式的整腿礼盒,以及火腿丁、土香肠等衍生腌制食品进行“百亿补贴”,给予专属流量扶持。在电商平台耕耘发力外,浙江省金华火腿有限公司还在行业里扮演着牵头人的角色。“除了自建厂生产外,我们从其他中小企业调拨火腿成品,经检测合格后盖章出售,帮助大家拓展销量。”张建能表示,“相比市场盈利,我们更看中协同好各个企业,一起把‘金华火腿’的品牌打响。”产业升级为年轻人定制第一口醇香逢年过节之外,小块状火腿制品往往成为消费者的日常选择。2019年起,精元食品旗舰店为拼多多消费者提供多种规格火腿切片、火腿蹄髈等,便于家庭做食材。此类小块装制品质优、价平、易烹饪,大受消费者欢迎。“平日里,拼多多消费者不仅会对火腿的规格提出定制要求,也会对金华火腿的礼盒包装样式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楼汪聪说。比翻炒、煲汤、蒸制更便捷的吃法,莫过于生吃。火腿爱好者中意“切片配红酒”,市面上多数售卖的金华火腿无法切片即食。不同于西方发酵火腿常见的4%含盐量,金华火腿的含盐量平均在10%以上。为迎合更多年轻消费者口味,金华火腿行业协会正在牵头各企业,创新火腿产品。含盐量控制、确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是金华火腿“生吃”创新上的关卡。协同各企业确定金华火腿的“生吃”标准,是目前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在金华火腿产品创新的道路上,电商平台中已有试水案例。在拼多多金华火腿官方旗舰店内,火腿菌菇猪肚鸡、火腿笋干老鸭煲等多个预制菜成为消费者新宠。以金华火腿作为原料熬入汤底,武火熬汤,文火入味,一改人们往日对速食产品“营养低、不健康”的看法。店铺内快速而美味的预制烹饪料理,使金华火腿的知名度、食用便捷性双双提升,消费者纷纷“种草”。“拓展金华火腿的更多用途,提升附加值,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张建能说,“我们希望消费者拿到的火腿产品可以更简单地食用,另外已经合作生产十余种预制菜做测试。电商是试金石,相比线下试点,线上销售可以更快收到反馈,为产品改进指明方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冯楚军认为,一个产业或社会进步一般有两种力量在推动,一是体制改革,一是技术进步。信息技术改造了信息来源和商业生态消费模式,“对金华火腿产业,电商不仅是一个销售平台和扩大市场的手段,除了利用电商来实现火腿销量增长,更大的作为是,要尝试着通过农业产品的信息化管控,实现品牌溯源”。2020年,金华火腿产量300万条,产值16亿元。2021年,“金华火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功获批。据悉,开展示范区创建后,金华火腿产业综合产值年增15%以上,到示范区建成后,预计有望达到24亿元以上。截至2022年12月,精元、帕华、炎瑞等十余家地标认证品牌店铺已入驻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打开新消费市场。张建能表示:“振兴金华火腿是一种使命,拓展电商渠道是关键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来源:90后小夫妻传承千年火腿工艺,借电商创业带领村民驶入增收路
  • 网创(电商版)教学案例20:夹缝中的大生意,村主任电商创业

    教学案例 2023-12-18
    在台州椒江,林利敏小有名气。他当过兵,会擒拿格斗,能吃苦;他做过村委会主任,将一千多人的井马村管理得井井有条。由于待人和善、治村有道,加之外貌与卡通人物喜羊羊相似,他被村民唤作“羊主任”。“羊主任”卸任后,一脚踏入了“塑料制品的电商王国”。台州塑模产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于80年代初具规模,在90年代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今,塑料日用品产量占中国市场70%的台州既是全国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模具生产基地和全球塑料制品加工基地,也是拼多多塑料日用品的主要货源地。台州与拼多多都不缺少塑料制品的创业者,但思路新、行动快的林利敏脱颖而出。他另辟蹊径,从狭窄空间的收纳工具入手,在红海市场中杀出一片蓝海。如今,林利敏一手打造的友耐家居在拼多多上月销近千万元。不仅卖得好,友耐家居还位居拼多多收纳箱好评榜第一名。“这四年就像打仗一样,先攻产品创新,再打通供应链,下一步,我要打出品牌,把先进的收纳理念与文化传播出去”,12月10日,林利敏表示。友耐家居今年9月入选了拼多多新品牌计划,林利敏决心立足收纳用品行业,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 窄缝里做出大生意 在中国民营经济以及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源地台州,几乎家家办厂、户户经商。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鼓励创业者“允许试、大胆干”,不断激发着民间蕴藏的创业热情。林利敏从小浸润其中,嗅觉灵敏。2016年创业之初,他和很多当地人一样卖起了塑料制品。作为中国模具之乡,台州拥有1万多家塑料生产企业和2000多家模具生产企业,每年消耗塑料原料500万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那时,林利敏揣着积攒的现金,对着列好的工厂名单,挨家挨户看货、进货,再放到网上卖。很快,他发现那些可以塞到犄角旮旯里的收纳柜特别好卖,比如床底柜、夹缝柜、抽屉柜。彼时,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著的《断舍离》被引入国内后正掀起一股家居整理的风潮。其间,很多人开始熟悉天马、爱丽丝等日本收纳用品品牌。公开资料显示,1986年,天马在日本推出以抽屉柜为代表的“Fits”系列收纳柜,风靡全球,至今累计卖出7500万个。而“Fits”系列进入中国市场后,每年售出200多万件。IBG管理咨询公司此前统计,2017年,国内收纳用品市场规模为258.58亿元。2020年,这一数值有望达到1012.79亿元。“夹缝收纳在国内是新兴事物。外国货虽然好,但完全不懂中国民情。例如,夹缝柜既然是为了用好各种窄缝空间,怎么可以只有22厘米一种宽度可选?”林利敏看了一圈进口洋货,觉得这个市场值得重做一遍。看不清前路,林利敏决定先扔几块石头探探路。他开始投资模具,最先生产几种不同高度的床底柜。结果,这些柜子格外畅销。于是,林利敏乘胜追击,不断追加投资,至今已开发五十余副。而这些模具,仅有两副没有打开市场。在投资第20副模具时,林利敏干脆利用自己搭建的退伍军人创业园自建工厂,直接带着老兵们创业。其间,林利敏信心越来越足,销售数字也一路飙升。友耐家居2017年登陆拼多多,当年试水,次年爆发,明年全年预计销售破亿元。村主任的智慧,军人的标准林利敏摇身一变,走上了从商之路。但在当地,他被更多人记住的身份是井马村村委会主任。作为曾经的民选村主任,林利敏人缘好、会办事。听说“羊主任”要经商,不少人送来祝福。但一听他要瞄准夹缝空间里的收纳市场,不少人替他捏了把汗,并一语双关道,“这能有多少空间?” 此后,当他希望生产更多适合国内市场的收纳柜,不断向工厂提意见、要求重新开发模具时,说破嘴,没有工厂愿做“大变样”,只有个别能卖个人情,勉强做些“小改款”。甚至,当他自己掏钱投资模具时,很多好心人还好言相劝,“几十万就为了这几个柜子?你疯了吧!” 这种时候,林利敏就会带着之前做群众工作的耐心告诉对方,他不只是在卖柜子,而是传播一种收纳文化。他常常以儿子的故事举例——因为家里有很多收纳柜样品,小小年纪的他一边玩一边养成了分类的爱好,行为习惯也因此大变。不仅自己介绍,林利敏还让主播在直播里讲解收纳文化。他甚至每年输送一批员工到日本参加收纳师培训,不断吸收先进的收纳理念,从而帮助更多人提升生活品质与幸福感。除了将治村之策运用到企业,林利敏还把军队文化带到了工厂管理当中。他招工,退伍军人优先;他安排工作,从前的部队司机,如今管理物流车队;从前的炊事班班长,如今把关厨房伙食;他搞团建,可选项目是徒步、野营和拉练。他对厨师说,以军人的标准去做,不要克扣大家的军粮;他对品控同事说,你们拿刀的拿刀,拿枪(扫描枪)的拿枪,一定要把这场(品质)仗打赢。 带着这样一支铁军,林利敏很快找到蓝海,并着手建立自己的收纳王国。 用尽每寸空间的极致产品之路今年9月,友耐成为拼多多新品牌计划重点扶持的家居品牌。入选的理由是,这是一个思路活跃、敢于创新、拥有强大制造实力的企业。 比如,全行业某TOP品牌的拳头产品抽屉柜,很多用户反映抽屉易脱落、不好用。当拼多多新品牌实验室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友耐家居时,他们很快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产品创新。经过设计团队的反复推敲,他们重新开发模具,增加了前端锁扣和后端卡槽的设计,分别起到了防止抽屉脱落以及叠加更稳固的作用。 此外,友耐家居还专门开发了一批适用于城镇用户定制衣柜的大尺寸抽屉柜SKU。这看似只是尺寸上的微调,但却让收纳文化进入下沉市场。而没过多久,这些非标抽屉柜的销量就赶上了标准款,并助推友耐家居成为拼多多收纳箱好评榜的第一名。受此鼓舞,林利敏继续在尺寸上大做文章。他甚至是这个领域最先通过与快递公司重新谈判,将抛货的长度限制拓展到95厘米,从而使得单个床底柜的长度可以从过去的90厘米加长到95厘米,方便那些拥有两米双人床的用户更好地利用床底空间。“整洁、方便是一种无差别的需求。消费升级既要让小镇居民享受到日本收纳理念带来的便利,也要让一二线城市的用户用上真正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林利敏说,上海房价那么贵,他们用好每一寸空间都是帮用户省钱。于是,他们把夹缝柜做到了极致,面宽从14厘米到27厘米,每增加一厘米就有一款SKU,“不管用户家的夹缝多么鸡肋,友耐都有一款柜子可以让这个空间变废为宝”。而狭长的夹缝柜无法放置太多瓶瓶罐罐,于是,友耐设计师将其中一格创造性地设计为米箱,拓展了用途。在林利敏看来,友耐家居的发展是一个“先有量,再有质,接着可能有品牌”的过程。“台州强大的塑模产业是我的后盾,而新品牌计划让我看到用户需求,有信心投资模具,从而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出口碑。”目前,友耐家居已逐渐从线上走向线下,进入品牌商场。林利敏希望有一天,当大家需要收纳柜时,脑子里出现的名字除了天马、爱丽丝,还有友耐。文章来源:夹缝中的大生意,村主任电商创业年销过亿,致力打造国产第一收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