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刷单、阿怡代打:移动直播平台谁能笑到最后?

    热点聚焦 2016-06-13
    端午小长假,王思聪的一条微博,让#阿怡代打#话题瞬间上微博热搜。截止今天下午2点,阿怡代打事件阅读量达7.8亿,累计讨论14.1万,不仅在电竞圈引起轩然大波,还很快成了社会热点。之后,该游戏主播在微博上承认了买号代打游戏的事实并致歉。《英雄联盟》宣布将阿怡账号封停10年、对阿怡禁赛,并无限期关闭与阿怡的合作窗口。紧接着,王思聪还转发了游戏主播lol小楼的微博,直指斗鱼平台拖欠主播3-6个月的工资,从而导致斗鱼主播大量逃离。王思聪之后给阿怡找了个台阶下,主动表示“只要你回头是岸,LPL解说台永远会给你个位置”,并巧妙地将矛盾转移到了斗鱼上。作为熊猫TV的CEO,王思聪这一高调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熊猫TV揽人。经此一役,他可以让游戏玩家知道自己被斗鱼愚弄了;还可以告知主播,他和背后的熊猫TV支持原创,尊重主播们的付出;顺便间接告诉外界和主播,熊猫TV声誉很好,不会绑架主播。两度出手,一石三鸟,不可谓不高明。阿怡事件已超出代打本身,这在电竞圈乃至直播界绝非个例。事实上,与其说人们不满阿怡代打,不如说这是无数游戏玩家对直播乱象不满的一次集中爆发。这两年直播平台发展迅猛,截止2016年5月31日,国内网络直播平台高达250家,直播用户数量已超过2.4亿人。在粉丝经济和视频直播的风口下,很多平台都想尽快抓取红利、快速掘金变现。然而,在野蛮生长的背后,也滋生了一系列乱象。大多数直播平台现阶段都在靠融资过活。曾有人算了一笔账,以最低码率800K来算,一个同时有百万用户在线的视频直播平台,每月仅带宽费用就高达3000万元以上。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网红和主播却赚得盆满钵满。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直播平台上主播的身价也大幅上涨,年薪普遍涨了50%-150%,一些知名主播的年薪甚至达到了千万级别。电竞游戏主播网红像若风、miss等,他们的直播签约价动辄上千万,直播还不是他们收入的唯一来源。若风和miss是雷柏的代言人,miss还在淘宝有自己的外设店、服装店、鞋店和零食店,并且在淘宝上一直排名靠前。为什么主播赚钱这么容易,还是因为视频直播行业的生态不健全。按理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健全的直播生态,应该是主播因平台而走红,而不是平台因主播而走红。但现实刚好颠倒过来了。并且目前平台对主播的约束力低,主播跳槽的成本低,除了打官司和高薪留人,平台没有更好的办法。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据业内人士爆料,这次代打事件中的刘佳怡混迹于游戏圈两年,在LOL领域只取得白金辅助这样的战绩。以她并不算太出众的外形,走平常路的做法不足以让她成为游戏网红主播。而从2016年中国游戏主播2月风云榜上看,刘佳怡居第17位,这样的游戏主播身价过千万在业内很常见,如此有吸引力的薪酬,也就不难理解刘佳怡为什么要铤而走险,找人进行游戏代打了。事实上,刘佳怡在遭人爆料代打时,一直都担心自己被戳穿,导致之后无法再做直播,为此还曾在微博上@王思聪求放过。为证明不是代打,在5月30日她甚至开了摄像头,请了两个高手为自己助阵,结果战况不佳,但事发前仍在死扛,她自己也说“我知道正确的应该怎么做,但是没有办法”。除主播代打事件外,直播平台的刷单、欠薪行为也非常严重。据斗鱼CEO陈少杰透露,斗鱼曾在一个月内从虎牙挖走了6名主播,总费用超6000万。不过2015年斗鱼排名前十的主播几乎又被虎牙、熊猫TV等平台挖走了。比如最近熊猫TV就挖走了斗鱼签约的韩国女主播赵世熙和柳智惠。据悉,斗鱼目前有60万主播,但只有1000余名签约主播,大部分都是兼职。挖角事件后,斗鱼改变了策略,近半年没签新主播,而是想办法自己培养小主播。除了斗鱼,其他直播平台也因高价抢主播陷入巨额亏损。2015年虎牙直播亏损达3.87亿元,龙珠直播亏损5212万元,斗鱼TV也被曝亏损。另外,刷单在直播平台上也司空见惯。映客的粉丝数在淘宝上的价格为1元=2万粉,淘宝买直播人气的价格是10元=6000人气;如果想要成为热门主播,只需花更多的价钱购买高阶刷榜套餐即可。目前各大直播平台的热门主播背后往往有团队运作,对主播进行包装和推广。而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也会设置机器粉来刷粉,有的经纪人团队甚至会为主播进行统一买粉、买道具,主播所得收入再跟平台进行分成。其中,淘宝是很重要的平台。如此看来,视频直播行业表面上很风光,但内里却是一场烧钱赚吆喝的买卖。企业花钱砸流量、流量换来投资、融资资金买流量,如此轮回,循环不止。毕竟移动直播的商业模式还未真正形成,行业收入主要来自游戏、广告、虚拟物品打赏以及与厂商的外设合作。这些收入并不足用来填补支出,短期内直播平台仍需靠融资支撑。不过,随着新一轮洗牌即将来袭,直播行业的激战不可避免,这个目前看起来很火的行业最后或许还是会沦为巨人之间的游戏。
  • 从魔兽到粉丝经济,中国差了多少个光头强?

    热点聚焦 2016-06-13
    “为了部落!”那一夜,尽管已是凌晨,只要有《魔兽》首映的电影院,无一例外地上演了部落与联盟的争夺之战。电影开场前,游走在四处的cos(角色扮演)战士,仿佛与那些头戴问号和叹号的真人npc(非玩家控制角色)一起,以类似于人海战术宣示着属于魔兽玩家的主权。改编自暴雪旗下大型网游《魔兽世界》,电影《魔兽》在中国首映当天票房就逼近4亿。与《魔兽》一起沸腾的不仅是玩家,资本与品牌也抓住商机,如平安集团还在《魔兽》首映之时颁布其泛娱乐计划,称将打造粉丝经济。资本的入局,似乎也标志着IP的最终变现与成熟。《魔兽》在中国已经火爆了十多年,成了85后到95前一代儿时共同的回忆:当电影中联盟的暴风城犹如游戏中一样展现在IMAX的超大屏幕上;当部落的古尔丹打开传送门,并振臂一呼“为了部落”,在那一刻,观众似乎也变成了部落或联盟的一分子,呐喊与掌声接踵而至。十年的积淀,影响的一代人已经成了当下中国的消费主力,《魔兽》的火爆似乎顺理成章。不过,值得深思的是,在《魔兽》粉丝经济之下沸腾的中国,国产的超级IP却寥寥无几,更别说形成如此强有力的粉丝经济。回看我国的游戏、动漫行业,大多都针对孩童,无论是喜洋洋还是光头强,很难在成年人中引起更深刻的共鸣。也许熊大熊二只能靠在证监会门口露个脸,才能侥幸见诸报端——但这毕竟只是噱头。当然,也有那么几个视频网站,天天以超级IP自居,但其效果却不足《魔兽》万分之一,源于只想着挣快钱,而忽略了由内容出发延伸出来的价值。当一个IP成了日常或文化,就像钻石的营销一样,粉丝经济才会逐渐形成。其实,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IP,无论在游戏界还是动漫界,但缺的是沉淀,将内容本身做成文化。有很多可借鉴的例子。据说,欧美大型单机游戏《刺客信条》也将改编成电影,其故事的庞大更适合翻拍成电影。也许,未来在中国上映之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折服于刺客帅气的“信仰之跃”吧。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第2个Papi酱没出现 但资本已开始围猎“网红”

    热点聚焦 2016-06-12
    在Papi酱之前,从未有所谓“网红”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但在她和合伙人拿到真格基金等机构1200万投资3个月之后,大家期待中第二位拿到投资的“现象级”网红却迟迟没有出现……那么,网红到底怎么投?整个网红产业中,哪个环节还有机会?连日来,记者遍访经纬中国、北极光创投、真格基金、集结号资本、华创资本、险峰长青、湖畔山南资本、头狼资本等有过网红投资经验的机构,绘制出了一份“网红投资榜”。在这份榜单中,我们将“网红产业链”上的公司,分为内容IP类、经纪孵化类、流量变现类等多个类别。我们发现,那些越依靠先天成分的网红,越不会得到资本的关注,他们人数多,可复制性强,甚至有投资人吐槽:“是不是每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都能做网红?”资本更加钟爱的,是那些长期的、成体系的、能规模化的、有爆发可能性的平台型公司。例如:星座不求人(内容IP类)获得了英诺天使基金960万天使投资;如涵(流量变现类)获得君联资本数千万B轮融资;艾企锐的中樱桃(经纪孵化类)去年拿到中南文化基金1200万A轮融资后,今年又从360众筹上获得2700多万……在这一次关于网红的投资风潮中,资本正陆续将这条产业链上的优质公司围猎完毕。网红内容公司:更看重持续生产能力和IP转化率最早的一批内容网红其实是从小说、漫画、音乐等领域的PGC内容制作者演变过来的,其中以短视频成名的网红居多。比如暴走漫画捧出的王尼玛,因万万没想到而出名的叫兽易小星,马睿则一跃成为粉丝几百万的关爱八卦协会会长。事实上,这些内容公司获得投资的时间要早于网红概念的诞生。网红一词诞生之后,这些公司将原有的粉丝经济概念嫁接成了网红概念,而因制作这些内容走红的人物也宣称自己为网红。投资人在看这类比较成熟的网红内容公司时,更多遵循的是PGC内容公司的投资逻辑,比如内容的稀缺程度、变现能力等,很少考虑网红个人的因素。还有一类网红内容公司是因其他平台走红的个人,投身内容创作。比如,从新浪微博上火起来的鸡汤大叔陆琪成立了灵果文化,去年年底完成1600万的天使轮之后,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估值数亿元。除了制作《陆琪来了》脱口秀之外,新的网络综艺《小鲜肉拿走不谢》也已经录制完成。类似内容IP类网红公司还有因《安妮和王小明》、《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漫画火了的“梦想婊”陈安妮。她顶着1014.6万微博粉丝注册成立了快看世界公司,大概10个人左右的团队,并很快拿到了红杉资本的百万美元A轮融资。陈安妮投资人看这类网红内容公司主要关注三点:第一点是看团队,优质的网红内容公司团队至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容创作生产团队;另一部分是帮助内容生产团队运营产品上的商务。这其实是考察网红内容的策划和推广能力。第二点主要看这些公司的持续生产标准化内容能力和IP转化率。比如,有些日更内容平台,需要每天保持内容更新才行。但这些内容最初很难设定标准,大多数是需要等到被用户验证之后投资人才敢投。而在这些标准化之外,投资人还看中能从这些内容中能出多少个可以转化为影视或者游戏的爆款IP。第三点主要是看这些网红内容公司的变现能力。最浅层次的变现是广告收入,再高级一点IP变现,比如暴走漫画已经通过游戏变现过一次,今年底或者明年初相应的电影也会上线。还有一种变现方式是投资。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同道大叔文化传媒公司。有消息称,这家公司以星座文化起家,B轮融资之后估值大概8亿。它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投资泛娱乐产业链上的其他小公司,通过自身粉丝导流,帮助这些新公司成长,并从资本市场上赚钱。这是目前网红内容公司中,比较高级的变现方式。经纪孵化类:培训资源、市场敏感性、变现渠道数量是关键在谈这类公司的投资逻辑之前,首先区别一个概念,这里指的网红经纪孵化类公司主要指培训、包装和往渠道公司输出网红的公司,而非为电商或者游戏平台匹配销售产品的公司。从表面的投入产出比上看,网红经纪孵化公司似乎相当烧钱。因为前期挑选素人之后,对网红的包装、推广和营销最后推向其他平台,包括进行形体、才艺等各方面的培训,必要时还要送到专门的艺术学校,以及为了网红量身打造一些节目内容,增加网红在各种媒体和平台上的曝光度。公司在这方面的支出很大。但事实上,网红经纪孵化公司对控制成本非常有一套。由于网络上的集中程度比较高,一般公司的投入产出比在1:9左右。娱乐资本论了解到,“现在网红培训周期一般只有3个月,这段时间内培养不出来的话就会被公司雪藏,而其余那些考核过关的网红将获得更多的推广资源和签约平台。”那么,这些经纪孵化公司真正的投资价值在哪里呢?主要是这些公司解决了整个网红产业链上的一大痛点,就是在网红寿命比较短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复制的问题。“俗话说,人无千日火,花无百日红,网红的生命周期更短。所以,捧一个小姐,不如去捧一个夜总会,话糙理不糙。”头狼资本创始人陈岸说。在另一位投资人看来,现在有的网红还能独立出资和孵化器签约,但将来一定是大公司强势,犹如传统的天娱和灿星。“网红靠自己搏出位的机会越来越少,顶多昙花一现,依靠专业和优质的团队打造、包装与营销才是大趋势。而这必然会投入大量资本,因此小公司玩不转。这和传统的靠烧钱去做市场占有率不同,网红的打造甚至比传统艺人的打造可能还要依靠公司的资金投入,因为线上的网红孵化公司不会一家独大,说白了还是靠一个个网红去赚钱的事儿,前期的投入是必然的。”上述投资人表示。在业内的网红孵化公司中,不得不提的一家公司是中樱桃。这家公司做网红孵化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在去年年底获得了中南文化产业基金的1200万A轮融资。中樱桃旗下某网红为了让自己旗下的网红在更多机会再媒体和平台上露出,中樱桃还花钱专门为网红量身打造网络综艺、网剧等节目。这种在网络节目的开发以及节目背后网红输送能力也是吸引中南文化产业基金当初投资的主要原因。除了像中樱桃这样的老牌经纪孵化公司获得投资之外,像热度传媒、娱加娱乐、上海美腕、牧视天成等新一批网红经纪孵化公司已经获得了投资,或者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网红可以靠大框架下的流程来培养,但每一个网红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如果做好网红孵化,势必要有针对性的细致培育。陈岸向娱乐资本论介绍,对于网红经纪孵化公司而言,拥有优质的培训资源更能吸引投资人。“有些公司与韩国的培训公司之间有合约,专门讲网红送到韩国去培训,或者是引进韩国的培训师,这就是在培训前期方面很大的保障。”此外,投资机构还关注网红孵化公司的变现能力。比如,公司是否能够根据自己旗下网红的特点去产生或者挑选适合他们的内容和平台的能力。或者说,公司是否以孵化为公司核心,对供应商和广告商等资源整合能力,在产业链上打造一个完整的闭环。还有一类公司,也比较收到投资人的欢迎。因为在目前的网红孵化公司中,经常出现网红在合约期内恋爱、结婚,甚至是成名之后跳槽的偶然现象。如果孵化公司可以通过提前预防和制约等机制降低这些偶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也会为自己加分。最近还有网红孵化公司提出用MCN模式复制网红。MCN主要针对视频领域,而且,需要平台本身开放且有一定基础的生态循环。其中数据服务是MCN模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国内目前很难提供数据服务,因此,对于MCN模式,并不是投资人考察网红经纪孵化公司的重点。流量变现类:广告代言和影视IP化变现做没起来,主要看公司流水目前,网红的变现模式有限,主要是通过电商和直播两种方式。其中,直播变现主要依靠打赏和主播签约费;电商公司主要靠商品销售。有不少电商变现公司都称自己为网红孵化平台。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从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一些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红,然后再为这些网红匹配适合他们卖的商品,最终商品收入由网红个人,电商公司以及网红孵化公司三家分账。提及网红渠道公司,也有一家如涵电商绕不过。这家公司运营着以张大奕为核心的多位网络红人的社交电商网店,并拥有多个知名红人电商注册商标和品牌,去年获得了由君联资本领投,的数千万B轮融资。在北极光创投一位投资人看来,他们当初投资如涵电商的时候,主要是看中了背后独立的商品供应链,而不是通过淘宝或者到市场拿货。这家公司一开始团队就招来设计师、板师、押运工等,成立一个十几人规模的小作坊,慢慢支撑起店铺的生产。这就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除了如涵电商之外,还有缇苏电商和请出价等公司都采用了类似的运作模式,也都获得了投资。相比通过电商变现的公司,直播变现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除了一般的打赏之外,直播也可以跟电商结合,可以跟游戏结合,也可以跟一些事件营销结合在一起。跟游戏结合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伍声创办的游戏直播公司狂战贸易。在狂战贸易主要的三条业务线:主播电商代运营、主播经纪和游戏联运中,伍声也是自家公司签约的主播,需要去维持视频内容的更新,自己的淘宝店也由公司进行运营。这种为主播淘宝店做代理运营的服务是狂战现在最主要的业务。人气主播开个自己的淘宝店是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主播的精力很难放在淘宝店运营上,毕竟在天价签约费的今天,将视频直播内容做好才是主播应该专心去做的事情。狂战的这个代运营服务的价值就在于此,为主播们提供全套的电商运营服务,主播们只需要做一点简单的配合就好。在上述经纬中国的投资人看来,由于广告代言和影视化这块没起来,投资机构在考察电商和直播公司的时候主要就看流水业绩,以及内在的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单个网红和KOL除了产业链上的这三类公司之外,也不排除有单个网红引发资本的兴趣。比如papi酱这样的现象级网红。事实上在拿到真格基金的1200万投资之后,papi酱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了,并推出新平台papitube,吸引更多的内容和创意创业者入驻。papi酱的内容创意和制作等均为采取开源的形式公开分享,papi酱的粉丝资源也将共用。看起来这又是一个类似复制papi酱的过程。而在这个独特的案例之外,娱乐资本论发现,还有一些垂直领域的KOL(意见领袖)也获得了投资。比如新车评网的总编辑颜宇鹏。他是汽车圈的KOL,多年来以优质视频获得了大量粉丝。此后,他创办了汽车粉丝社区电商平台——大家CARS。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已经获得了头狼资本领投的600万资金。在陈岸看来,投资大家CARS的理由,首先因为颜宇鹏属于垂直细分领域,而在汽车这个细分领域,铁杆粉丝对他的依赖度极高,会衍生出很多变现手段;另一方面,大家CARS本身通过电商模式,也在进行孵化新的与汽车有关的网红。“这几种值得投资的理由正在叠加在颜宇鹏身上。其实目前微博上排名前50位的网红,我基本接触过一半了。其实有些已经非常赚钱了,但是并不值得投资,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团队,或者不像大家CARS这样能够继续衍生新的变现渠道。”这其实进一步证明了,即便是单一的网红或者是KOL,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和公司运营模式才值得投资人关注。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电商等争相瓜分欧洲杯红利

    热点聚焦 2016-06-12
    2016年欧洲杯激战正酣,一场围绕足球展开的电商盛宴也拉开大幕。记者昨日从淘宝网、优购网、一淘、凡客等电商处了解到,针对欧洲杯,各电商纷纷推出销售新招拉拢客户,关于欧洲杯的相关产品也成为网购热搜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莫岱青昨日对记者表示,欧洲杯能给电商带来数亿的市场,“欧洲杯”成为电商难得的销售机遇。欧洲杯开赛三天后,各电商的球衣销量已大幅增长。淘宝网数据显示,关于欧洲杯产品的搜索量大涨588%,其中16支参赛球队的球衣销量增长明显,西班牙队、德国队球衣销量已突破5000件,意大利队、法国队、葡萄牙队、荷兰队、克罗地亚队和乌克兰队球衣销量位列在前。其中,成都人购买了1320件球衣,购买最多的为德国国家队球衣,其次是西班牙队。以一件正品球衣约300元的价格计算,成都人买球衣消费了约40万元。国内最大的鞋服类B2C之一的优购网上鞋城,本周推出欧洲杯促销专题,专业球衣价格约337元,大部分以5折~8折优惠促销。据该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阿迪达斯、耐克等欧洲杯参赛球队赞助商的相关足球类运动产品本周销量明显增长,搜索量增长300%以上。来自购物搜索一淘网的数据也显示,各类球服、球靴等商品的搜索热度也在近两周内飙升300%以上。记者从凡客了解到,其借助欧洲杯拓展休闲运动服产品线,推出60余款足球运动休闲系列产品。据淘宝网介绍,相关欧洲杯的体育产品,从数十元到几千元的价格不一,商品涵盖球衣、比赛用球、水杯、球星人偶等物品。以桌上足球为例,近一个月交易量达20000多件,销售额220万元。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