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电商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热点聚焦 2019-08-28
    每一个跨境电商企业都追求持续发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切都建立在跨境电商企业能获取足够丰厚利润的基础上。其实,相比赚取销售利润的难度,节省下的成本间接转化为利润的难度大大降低。在跨境电商运营过程中:库存占用资金可以减少43%;库存缺货率可以降低到0.4%以下;物流费用可以减少30%;人均效率可以提升35%。以年销售额1000万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的各项费用上百万,这些节省下的费用就相当于你赚取的利润,关键是轻松简单就可以达成。1、跨平台多店铺多SKU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的利润,一般跨境电商企业都采用跨平台(亚马逊、EBAY、速卖通AliExpress、wish等)运营,每一个平台多个账号,成百上千的SKU。跨境电商企业如何高效管控运营过程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防关联,通常用台电脑让员工来回分机管理账号,从后台订单统计、采购备货、物流分发、销售利润分析、财务管理报表都是采用人工excel记录统计,耗时长、效率低、人工失误率大,导致数据支撑与企业决策断层,跨境电商企业决策靠经验支撑是一件多不靠谱的事情。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的仓库里堆积了不少占用库存的商品,卖不动、占着仓库、每月还得照样出仓库费用,影响其它畅销产品库存安排,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跨境电商企业无法清晰了解哪些产品有利润,哪些产品利润与支出持平,哪些产品亏损,不能及时去掉没有利润和亏损的产品。2、精细化运营,决策有数据支撑相较只关注漂亮的销售数据,企业老板更重要应该关注ROI(投入产出比),此时,精细化运营尤为重要。很多跨境企业每年看似卖了很多货,感觉挣了不少钱,可到头来忙活一年却没挣到钱,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运营完全靠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做到精细化。比如要清晰知道通过哪些供货商能以更低成本拿货,供货商进行KPI考核,囤积优质的供货商;要获取不错的利润,要在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内,给商品定一个合理的销售价格;对各个物流成本有清晰的认识,能找到花更少钱、用更快时间将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方式;清晰了解每一个订单获取的利润,剔除不盈利却占用仓库资金的商品,提高资金周转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3、适合自己且服务好的系统才是好系统很多跨境电商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都采用一些运营工具辅助运营,比如插件、软件、ERP系统等等。跨境卖家在选择运营工具时不仅要关注价格和功能,更要关注运营工具背后提供的服务,因为时间成本是更大的成本。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形下,价格当然越低越好,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实际上市面上很多运营工具功能单一,能对接的跨境平台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很多跨境企业多平台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时间成本,虽然市面上很多软件廉价甚至免费。但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从零适应运营工具需要时间适应。前段时间,我在深圳和几个客户聊天。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当中有人竟然在短短 2 年时间里,更换了3套跨境电商ERP系统,投入了10万多块钱。和我听后感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旁座几位习以为常的老客户。他们表示,其实多半跨境电商ERP供应商,起初销售阶段宣扬得都头头是道,可系统一旦投入使用,产品有落差、服务就更加甭谈了。没有任何企业在管理改革的进程中能够经受得起“2年”时间的折腾与浪费,好的服务需要成本却是更省时间的途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胜途跨境电商ERP通过1000个跨境中大卖家调查,潜心研发,多次内部测试,而后面向市场,为跨境出口电商提供从商品—>采购—>库存—>销售发货—>售后—>数据报表分析等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功能,帮助卖家统一管理多个店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利润。多平台多账号统一管理多平台、多账号、多SKU,管理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出错。胜途跨境电商ERP,归集所有平台、所有账号到一个窗口,所有平台、账号、商品的即时状态信息随时掌控,无关联障碍,操作简易明了,批量操作,减少无效作业,提高运营效率。经营看板胜途跨境电商ERP可根据年度、季度、月度、周、日等维度随时查看销售渠道、品牌、店铺、地区、品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形象图形化展示销售走势,并可导出EXCEL统计报表。智能定价模型胜途跨境电商ERP综合所有因素,化繁为简,输入目标利润率,自动计算各平台站点的建议售价,自动预估利润,从源头把控项目,提高新产品成功率。智能补货胜途跨境电商ERP全链路变量一站式考量,支持自定义计算公式;系统每天定时自动采集、分析,智能缺货预警,遵循智能补货5R原则,精准、高效科学规避断货、滞销,降低库存成本。自动分仓分物流胜途跨境电商ERP按照不同仓库规则,综合物流方式时效性,在订单下载的同时,系统按降低配发成本及缺货率优先级自动分仓分物流。成本核算以及利润分析胜途跨境电商ERP的科学算法,自动抓取各项数据,精准计算新品及老款利润,随时查看利润,减少利润计核算周期,及时止损,精准利润98%以上。胜途跨境电商ERP 7×24小时服务,上门演示培训 × 远程视频指导,一对一商务顾问 ×多对一项目群组,手把手教操作,3天完成配置,2周完全上手,2天无理由退款。欢迎访问胜途跨境电商ERP官网,了解更多详情。文章来源:http://www.itfeed.com
  • 鼓吹KOC,变味儿的社交营销

    热点聚焦 2019-08-27
    口碑传播、交口称赞,到了互联网上,就成了社交营销的理想目标。但实际上,从报纸、电视媒体,及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营销仍然有尺度可循。一方面,明星、大V的代言人模式经久不衰;另一方面,拼多多、朋友圈等社群和圈层模式,让“口口相传”有了新媒介形态。无论如何,营销的标识明显,用户在接受之余,始终保持理性判断。但KOC的出现,让营销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在追逐者眼里,KOC是去中心化的KOL,把关键意见领袖拆解为关键意见消费者,降低了单位营销门槛。以往的广告营销,花20万元请一个KOL,现在20万元可以请上百甚至1000个“KOC”——200元的单次营销,实在太便宜了。在互联网流量越来越贵、竞争却越来越激烈的当下,KOC是新潮的概念,也是充满诱惑的营销解决方案。从数学逻辑上,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从门户广告到微博大V,再到抖音网红、快手老铁,掌握话语权的意见领袖越来越圈层化,以往一个大V影响上亿人,现在影响100万人的100个KOC出现了。但是,有些事情不能用数学和财富简单计算。某种程度上,KOC是微商的洗白版,微商之所以令人讨厌,无外乎这种模式的社交骚扰性,和营销销售混为一谈的虚假繁荣——商品本身多半以次充好,把每一个消费者变成赚钱的合伙人,行走在“传销”、“直销”的灰色边缘,这有悖于商业规律。KOC既然成为营销概念,就不再是普通消费者的“自来水”和“自发种草”。当广告主开始向“关键意见消费者”投放营销费用,KOC所发出的文章和视频就值得警惕。这个时候,任何所谓“我自己也用了,效果很好”的说辞,都充满了迷惑性。创业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每个人都能以创业谋生,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同样道理,营销也不应该是大众参与,一旦消费者沉醉于话语权,以向其他消费者推介产品为主业,伴随而来的就是利益驱导。过去几年,不断有电商企业尝试“会员营销”和“会员激励”模式,试图让忠诚的消费者变成公司的“业务员”,如果这种模式以优惠激励为主,无可厚非,至少说明这部分消费者确实对商品青睐有加。但如果KOC、会员激励等模式变为直接给这部分消费者“折现”,性质就会走向失控的方向。花钱变成了挣钱,谋生取代了消费,金钱至上就会掩盖商品本身,这样即便产生的效益再大,所谓的销售业绩都是“虚假繁荣”,甚至会误入“假货”甚至“传销”的陷阱。有意思的是,以上种种,建立在忽略KOC营销效率的基础之上,当泡沫退去,KOC能否为企业带来真实的营销效果,尚未可知。更有意思的是,KOC伴随私域流量的概念而生,描述了一大批关键意见消费者,拥有自己可控免费流量的美好场景。可是,快手号、抖音号、微博、微信公众号……这些私域流量的大本营,除非某个KOC独立开发App,又怎么敢称自己掌握了流量话语权呢?平台为大,规则为王,私域流量和KOC,只不过是微信、快手、抖音这些强势平台打造的一套新商业逻辑。文章来源:艾瑞网
  • 抖音的“15分钟” 长视频的春天?

    热点聚焦 2019-08-26
    与微博从140字到不限字数类似,短视频平台也在经历由短至长的阶段。8月24日,抖音宣布将逐步开放15分钟的视频发布能力,这是继今年4月向用户全面开放1分钟视频拍摄权限后,抖音对视频时长的进一步调整。随着中国短视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增长空间见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纷纷开始向长视频领域扩展,从而提高用户的留存时间,更好地为变现铺路,以掀起下一轮社交媒体热潮。短视频不再“短”在抖音首届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总经理支颖宣布,为了给创作者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载体,抖音将逐步开放15分钟的视频发布能力。这已经不是抖音首次放开时长限制。初期,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抖音时长均为15秒,也没有任何限制和要求,若是拍摄长视频,也就是1分钟的时长,是有限制要求的,粉丝达到1000以上,超过1分钟的超长视频则要求达到10万以上的粉丝。今年3月,抖音对一些知识科普类内容开放5分钟长视频权限,开放范围只针对知识类创作者,包括抖音科普顾问团以及DOU知短视频科普大赛通过初选的参赛队伍;4月,抖音向用户全面开放了1分钟视频的拍摄权限。短视频加长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上个月,有报道称,快手正在小范围内测长视频功能,时长限制在57秒以上,10分钟以内。目前该功能为测试功能,仅部分用户可以体验。在此之前,普通用户最长只能录制11秒-57秒的短视频。据支颖介绍,开放短视频时长是为了更好地为优质创作者提供扶持和帮助。内容同质化自诞生以来,由于时长短、内容紧凑、用户粘性高等特点,短视频备受用户的青睐。数据显示,到2019年4月,中国短视频App日均使用时长从不到1亿小时,增长到了6亿小时,其中抖音、快手、好看视频,占据短视频前三,引领用户数量和时长增长。今年7月,抖音宣布DAU(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2亿;今年5月,快手日活跃用户突破2亿。在TMT产业观察家吴纯勇看来,短视频的火爆,与4G时代的网络技术有脱不开的关系,受底层技术的限制,短视频刚好符合当时和当下受众的娱乐需求。今年5G将正式商用,基于移动端的通道会被打开,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费用的下降,短视频行业将迎来分水岭。产经观察家丁少将指出,短视频行业在经过爆发式增长后,今年开始渐渐趋于冷静,正在快速洗牌,此外,目前短视频App的内容形式同质化严重,用户增量空间见顶,如果平台不能利用现有的平台优势进行更多更好的运作,其商业价值就会呈现下滑态势,这还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融资上市、行业整体运作及未来盈利能力兑现等问题。在抖音热门背景(BGM)音乐榜单中,有的BGM使用次数都在十万乃至百万量级。同样的BGM,相同的舞蹈姿势,如果再加上音乐版权的限制,留给用户进行原创短视频创造的空间其实已经很小。因此,变革就成为短视频平台需要面对的问题。丁少将认为,放开时长限制,可以丰富平台内容,同时商业化也有更多空间。“短视频一再变‘长’,有助于提升内容质量,增加用户留存,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扭转平台用户增速放缓的现状,为抖音、快手带来新的流量增长点。”有业内人士分析道。长视频破局在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总裁张楠预测,到2020年,国内短视频行业的总日活用户数将达到10亿。而这一预测,应该是建立在算上长视频的基础上的。吴纯勇强调,无论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关键在于会不会被大众所认可,只有被用户接受了,才能拿到资本方新的融资,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商业操作。但有评论认为,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并不适用于长视频,原来习惯刷短视频的用户未必会花15分钟的时间看一部微电影或者小短剧。对此,丁少将指出,未来短视频和长视频都会存在,前者适合碎片化时间消费,后者适合沉浸化时间消费。长视频在科普、教育、综艺娱乐、Vlog等内容领域,有更多优势。正如他所说,今年3月,抖音开放5分钟长视频权限,只针对知识类创作者。此次抖音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过去半年,抖音平台上成长最快的内容领域是文化教育领域。短短半年,文化教育领域1万粉丝以上的创作者数量,增长了330%。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等知识型创作者,都在抖音上收获了超过150万粉丝。“抖音和快手放开时长限制,其实也是想要蚕食视频网站的市场份额,短视频平台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基因,他们可以借鉴‘优爱腾’的经验。”吴纯勇说,其实抖音的兄弟产品西瓜视频,不光可以看大电影,还有自制的综艺节目,其商业变现模式与视频网站本质上是一样的。丁少将建议,在涉足长视频后,平台一方面需要有更多不同时长和形式的内容,最终成长为超级视频平台;在降低创作者创作门槛的同时,通过工具、技术、资本扶持更多优质内容提供者;另外,优化推荐算法,在社区化运营基础上注重社交沉淀。文章来源:艾瑞网
  • 卖粪起家,40岁创业,如今年入超700亿,马云冒雨拜访他!

    热点聚焦 2019-08-22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被称为“中国好莱坞”,无数电影电视剧在这里拍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浙江横店。有人调侃:“这里一年有五六十个抗日剧诞生,平均每天有300多个‘鬼子’被打死,在横店一年会‘死’10亿鬼子,可绕地球两圈。”现在的横店集团市值千亿,有多家上市公司,年收入达700亿!但几十年前,这里只是个偏远小镇,四处都是荒山野岭,人均年收入75元,但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把横店做到了今天的成就。他就是徐文荣。他卖粪起家,40岁才创业,却把横店做成了一个市值千亿的大集团。就连工作非常繁忙的马云,听说了徐文荣的故事,也专门冒雨前来拜访,还为他撑伞!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徐文荣的故事。靠卖粪赚回1000斤粮食,40岁第一次创业1935年,徐文荣出生于浙江东阳,那时候的东阳是一个非常落后、贫穷的小农村。徐文荣家里也很穷,一年到头只能吃两顿白米饭,一顿是过年,另一顿是秋收。因为穷,小时候的他一年到头只能穿一条破裤子,还常常被邻居嘲笑,这让年少的他非常自卑。为了改变命运,他只能想尽办法,但去参军被刷了下来,只能在家里务农,却幸运地进入了县供销社,但后来又回家务农。直到28岁那一年,一直碌碌无为的徐文荣等来了一次机会,赚得了第一桶金。当时山区的农民苦于种玉米没有肥料,但徐文荣却知道有一种肥力很高的肥料——那就是粪便积在马桶壁上的固体晶状体“马桶砂”。由于有这一个信息优势,徐文荣跑去和当地的公社说,愿意用这种肥料来换粮食。于是,他挨家挨户地收这种马桶砂,最后收到了1500多斤,拿去换粮食,换来了1000多斤粮食,净赚120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巨款!赚了钱,徐文荣没有全部自己留下,反而分了不少给当时有困难的家庭。即便如此,他还是被人举报“投机倒把”,差点深陷牢狱之灾,幸亏那些受过他恩惠的人仗义执言,他才逃过一劫。在这之后,他不敢再做类似的事情,一直谨小慎微,老老实实做一个农民。不过这一次,他在村民们心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后来还成为了横店大队书记。40岁那年,他被委任为横店一家濒临破产的缫丝厂的厂长,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创业。东奔西走借钱创业利润3年翻了10倍10年做出上亿资产要创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家缫丝厂濒临倒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徐文荣只能想尽办法找钱,一方面是找乡亲们集资,3年归还,不计利息,足足跑了全公社37个大队;另一方面是找银行贷款,因为横店太穷银行不肯借,他几乎磨破了嘴皮子,“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按时还本付息!”“请帮帮我们,横店的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就这样东奔西走,徐文荣凑到了26万元,但有了钱还远远不够,他还要去操心钢筋、煤炭、蚕丝……有一次他去金华出差,为了赶回横店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误了点的他竟然跃上一列已经启动的火车,死死抓住立杆,不断拍门要求列车员开门。列车员听到动静过来开门,怒斥他“你连命都不要了?”,徐文荣只是一边陪着笑脸一边说:“对不起,下次不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横店缫丝厂在重重困难之下,居然提前开机投产,徐文荣也不负众望,投产第一年就净赚7.6万元,第二年赚了15万,到了第三年更是赚了30万!赚了钱,大家都很高兴,不少人都觉得见好就收,生怕有一天会亏损。但徐文荣却觉得,已经改革开放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就在眼前,不仅不能退缩,而是要更进一步!为此,他决定把缫丝厂转型为针织厂,生产尼龙衫。这一下,大家都惊呆了,赚钱赚得好好的,还要冒风险再扩大生产,这不是犯傻吗?除了徐文荣,工厂的领导班子没一个同意的,但徐文荣就是不死心。为了减少压力,他建议先在缫丝厂建一个针织车间,弄来20台机器先试一下。结果比徐文荣想得还要火爆,做出来的产品一生产出来就被一扫而光。于是,20台机器变成了140台,24小时连轴转也供不应求。针织厂成立的第一年,利润就超过100万。随后,徐文荣趁热打铁,带领大家做起了内衣厂、针织二厂、印染厂、丝织厂、化纤纺织厂...做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轻纺产业链条。但徐文荣这个人从来不容易满足,轻纺产业虽然做得很好,但他始终关注着其他领域的发展机会。80年代,他在一次座谈会上,听说磁性材料技术门槛高,产品销路广,非常有销售前景,于是又计划做磁性材料。他拿出了自己第一次创业时的劲头,亲赴宝鸡学技术,三顾茅庐请人才,选址开工建工厂...经过10余年的发展,横店磁性材料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产品质量,均已跃居全国前列。时至今日,由这家企业发展而来的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登陆A股,市值过百亿,年营收超过60亿!这一切,都是徐文荣背后的坚持与努力。3个月做出一条广州街横店影视城由此面世在徐文荣的带领下,横店集团将生意的版图扩张到了医药、汽车、草业等大领域,先后办了700多家企业。到了80年代,横店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本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有名的“世界瓷都”和“江南药谷”!但即便如此,徐文荣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他很快又有了新的打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一次,徐文荣又遭到了大家的反对,但大家的反对都非常有道理:有官员说,横店无名山无名川,且无天(机场)无地(火车站),搞文化旅游不靠谱,还是安心做工业吧。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也劝徐文荣,地图上都找不到横店,还是别异想天开了。但徐文荣就是不死心,他一直苦思冥想,怎么样才能在横店发展文化产业呢?直到1995年,转机终于来了,当时导演谢晋准备拍一部《鸦片战争》,跑到东阳看景,恰好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徐文荣。徐文荣听说谢晋正在寻找一处能够体现19世纪南粤广州街景的所在,但一直找不到,思考了一下就提出:“3个月内,我们出钱做一条广州街,你来拍摄,你看怎么样?”谢晋以为徐文荣只是喝多了,根本没把他说的话放在心上,要知道3个月内做一条广州街,这怎么可能?第二天谢晋就回北京了,徐文荣的助手却一路追到北京,谢晋才知道徐文荣是来真的,于是一拍即合,签下协议。协议签好了,接下来就是干活,徐文荣再次体现了自己高超的行动力:协议签好的第二天,徐文荣考察了地形;第三天就决定炸掉三座山开始施工;3天内,就从横店所在的东阳各处召集了不少能工巧匠,组成了120支施工队。徐文荣下了个死命令:“每个工程队,建一栋房子。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下雪都不能停工。”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谢晋导演对细节要求非常高,筑墙只能用青砖,红砖不可以,瓦片只能用琉璃瓦,最要命的是道路的石板,必须要旧的。实在没办法了,徐文荣只能让人跑到外地,用10倍的价钱买下从墓地拆下来的旧石板。就这样苦战了3个月,徐文荣果然没有食言,包括官府、民宅、当铺、赌馆、烟馆在内的160多座建筑拔地而起。谢晋导演对此非常满意,《鸦片战争》也彻底改变了横店的命运。之后,徐文荣又先后在横店打造了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香港街、江南水乡等13个影视基地,削平了近百座山。徐文荣坚持免费让剧组来拍戏,虽然少赚了拍摄费,却赢得了很多剧组,有了剧组,不少游客也纷纷而来。据统计,截止2017年,横店已经接待游客累计达到2亿人次。“生命不止,我的工作就不停!”在横店影视城出名之后,徐文荣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心底还有一个大计划——建造圆明园。之所以会想做圆明园,是因为他心中的爱国情怀——以前国家穷,圆明园被人烧了;现在国家富强了,就要想办法建起来。和他之前的每一次计划都一样,这一次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人说,建山寨圆明园,还不如把钱捐给文物保护机构;还有人说,横店经营困难,所以通过建圆明园圈钱……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徐文荣再一次犯了犟劲,他念叨着“你争论你的,我做我的。”银行不借贷,他就自己成立新公司筹集;模型没有现成的,他就一张张收集图纸。施工期间,已经年近80岁的他在施工现场走不动了,就坐在轮椅上看。在本可以享福的年纪,却要做这个,徐文荣只是说:“圆明新园是我一辈子最大的文化梦想,我不想给世人留遗憾。”可以说,徐文荣老人家真的是我们企业家的典范:他白手起家,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他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改变了一个山区小镇的命运。哪怕一次次取得成功,他也没有就此停歇脚步,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执着于个人财富的积累,而是想着家乡人民的致富。甚至,他还有一颗爱国的心,为了民族自豪感而打造圆明园。正如他说的那样:“只要生命不止,我的工作就不停。因为我深爱着我的事业和横店这片热土。”文章来源:36氪财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