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运行情况分析

    热点聚焦 2019-09-25
    2019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平稳,多策并举深挖增长潜力,投融资市场呈现复苏态势,行业加快转型调整步伐,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营收增速下探至24%。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发展红利见顶、留存用户难度提升,较大程度影响企业营收增速。2019年一季度,我国上市互联网公司营收总计5204亿元,同比增长24%,较2018年下降6个百分点。电商、游戏等主要业务收入增速均有所下滑,分别下降6、1.6个百分点。  二是上市企业市值小幅回落。中美经贸摩擦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持续波动,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国177家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为9.8万亿元,环比下降4.3%,超73%的企业市值下跌。我国共10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三十强,分别是阿里、腾讯、美团点评、京东、百度、网易、腾讯音乐、拼多多、三六零、携程网,较2018年底减少1家。  三是企业多策并举深挖增长潜力。各巨头、新兴企业纷纷瞄准下沉市场,向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用户渗透;视频、电商企业推行付费会员模式、打造会员生态,增强会员粘性和留存率;新业务方面,以云服务、小程序为抓手拓展to B业务,打造企业应用,赋能中小企业。  四是互联网投融资市场逐步复苏。今年来,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互联网投融资市场企稳回升,2019年第二季度融资案例共494起,环比增长12.8%,披露的总交易金额为81.3亿美元,环比增长6.1%。  同时,行业步入转型调整、动能转换的新阶段,转型过程中面临主要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放缓、下沉市场质量低盈利难、产业互联网拓展慢变现难等问题及挑战。  一是宏观环境下行压力大。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GDP增速由上季度的3.1%下滑到2.1%;德国受需求疲软以及贸易摩擦影响,二季度GDP增速出现6年来首次零增长;我国二季度GDP增长率为6.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二是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增速下降。广告业务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广告收入占行业比重近20%。受宏观环境影响,国内大量企业主减少广告投入,导致互联网企业收入增长大幅放缓。2019年一季度,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增长较去年减缓5.67%。百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环比减少16.7%;腾讯广告收入环比下跌21%;爱奇艺广告业务环比下跌4%。广告业务对宏观经济变化较为敏感,经济下行压力将继续为广告业务及互联网行业增长带来挑战。  三是“下沉市场”存在低质隐忧。今年二季度,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首次出现下滑,净减200万,行业增量空间触及天花板。互联网企业进军下沉市场,向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用户渗透,企业为争夺新流量更专注于“低价”,产品、服务质量低、盈利能力弱等问题逐步暴露,影响行业环境与竞争秩序。一方面,产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拼多多以拼团、低价吸引顾客,相比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其山寨、假货等侵权问题突出。趣头条、快手等平台内不乏低俗、劣质内容。另一方面,企业运营效益较低。拼多多、趣头条一季度的利润率为-41%、-62%,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下沉市场的兴起并未为行业带来实质的效益增长,其“低价”“补贴”等营销方式加速低质低效商业模式的野蛮生长,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产业互联网业务体量小变现难。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服务主体不同,在商业模式、产品属性、人员需求等方面均面临各种困难及挑战。一方面,行业壁垒带来业务拓展难。产业互联网所涉及的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均有较强的专业壁垒,业务需求差异大,企业应用难以实现标准化,无法把成功经验在不同行业间实现快速的复制推广,同时这些行业均属于强监管领域,企业开展业务必然会面临较大的监管压力。另一方面,业务体量较小变现难。产业互联网应用大多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改造,过程中风险大、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导致市场规模增长缓慢、流量变现较难实现。阿里巴巴一季度云计算业务同比增长76%,但业务体量仅占总营收的8.3%。  今年以来,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建议从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繁荣产业互联网新业态等方面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公平健康的市场经营规则,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避免政策的“急转弯”,稳定政策预期,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强化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稳定投资预期。  二是鼓励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从云计算、大数据、物流等不同领域发力,构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培育“互联网+”新业态,鼓励企业创造新场景、打造新模式,发挥新生事物的“鲶鱼效应”,倒逼传统产业变革和升级。支持构建促进协同研发、协同制造的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产业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三是繁荣产业互联网新业态。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产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破除电子增值税发票抵扣、大额电子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壁垒,扫清企业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障碍。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以企业新需求激活新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拓展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鼓励并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新业态。文章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50万美金变2.1亿元,雷军或许是最被低估的天使投资人

    热点聚焦 2019-09-24
    “知春路的UC,学清路的多玩(YY),丹棱街的拉卡拉……在中关村的某栋写字楼里,你可能会和雷军投资的某家公司不期而遇。”曾有文章如此写道。2018年雷军带领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总市值高达3768亿港元,而雷军本人身价也突破了200亿美元。在经营企业方面,雷军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巨大的光环让人忽视了他在天使投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50万美金投资拉卡拉,持股价值高达2.1亿;100万美元投资欢聚时代,账面回报120倍;400万元天使投资UC优视、持股20%,及至阿里43亿美金全资收购UC时,账面回报高达60亿元人民币……雷军在投资业绩上完爆中国绝大多数天使投资人。对于投资,雷军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第一是不熟不投,第二是只投人不投项目,第三是帮忙不添乱。”光投钱,还不强行插手干预,用两性恋爱的话来说,就是“活好还不粘人”,这样的投资人又怎能不招人喜欢呢?这位主业小米,副业投资的湖北汉子,自2004年在机缘巧合下投资拉卡拉以来,参投的企业已遍地开花,或许他才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天使投资人。第一笔天使投资:拉卡拉雷军的职业生涯起源于金山。作为金山第6号员工,他把自己16年的青春留在了这里。1995年,还在金山任职的雷军,在一次以微软软件在中国的“霸权”问题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与时任四达广告总经理的孙陶然不期而遇。会上,身为金山高管的雷军,在谈及中国软件未来和前景时非常激动,甚至在现场振臂高呼“我们必须站起来……”这一情景,把久经沙场的孙陶然给逗乐了,“这哥们真执着”是孙陶然对雷军的第一印象。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均已散场离席,而雷军却还沉浸在自己刚才慷慨激昂的演讲中,久久不能平复。作为主办方的孙陶然,只能留下来陪着雷军。没想到,两个之前素未谋面的汉子却非常聊得来,在观点和见解上颇为相似。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2000年前后,孙陶然从商务通常务副总裁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在高尔夫球场过了几年“退休”的日子。期间,他脑子中蹦出了进军金融服务业的想法,想要打造一个便民的支付网络——拉卡拉。在孙陶然的设想中,每个便利店里都放一台拉卡拉支付机,老百姓们可以通过拉卡拉,快捷地办理各种煤水电费、手机缴费、公共事业缴费等业务。深思熟虑后,孙陶然找到了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希望能拿到联想的天使投资。彼时在国内做支付网络的企业并不多,拉卡拉的点子不错,但囿于没人为孙陶然背书,朱立南犹豫不决。无奈之下,孙陶然找来雷军帮忙。对于好友的求助,雷军也是义气十足,极力向朱立南推荐道“这个人(孙陶然)很牛,很厉害,他一定能做得成”,当场拍胸脯打包票。那时雷军刚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将卓越网卖给亚马逊,手中刚好有些闲钱。为了让朱立南放心,他自掏腰包,给拉卡拉投了50万美元。就这样,雷军和孙陶然各出资50万美元,再加上联想投资的100万美金,拉卡拉正式成立。2011年拉卡拉拆VIE时,联想控股想要增持,受让了所有外资股份后还没有达到预期持股比例。孙陶然只能厚着脸皮,希望雷军和冯玉良等非经营层股东,忍痛割爱,将各自的股份卖出一半给联想控股。听罢孙陶然的难处,雷军二话不说,当场表示完全支持孙陶然的决定,卖出多少、卖出价格、以及是否让出董事长席位,都无条件听从孙陶然的安排。事后,孙陶然感慨地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尊重雷军兄的原因,完全体现了他‘帮忙不添乱’的投资理念。”此后雷军在创办小米时,一直受他照顾的孙陶然也想投桃报李,希望能参与投资。雷军则觉得初创公司不确定性大,让朋友投资他压力太大,不希望后期小米失败导致孙陶然投资亏本。不过在小米估值达到10亿美元那年,雷军在自己的生日Party上,偷偷地把孙陶然拉到一边,告诉孙陶然他打算赠送孙一点小米股份,让孙陶然也能分享到小米的创业成果。酒桌上的聊天,孙陶然只当是客套话,并没有放在心上。谁料2018年小米上市时,孙陶然真的收到了一个账户和密码,里面是雷军赠送的小米股票,如今市值可观。雷军的所作所为,让孙陶然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历经15年的不懈奋斗后,拉卡拉终于在2019年4月25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A股第三方支付第一股。上市时,雷军还专门赠送了孙陶然一块1kg重的金砖,以示祝贺。对于老友的支持,孙陶然则连发3条微博,感谢雷军多年的付出。雷军赠送的金砖两人的革命友谊,溢于言表。投资“刺头”李学凌    有了第一次尝试,雷军在天使投资领域逐渐驾轻就熟。他的第二笔投资,给了有互联网圈“刺头”之称的李学凌。雷军和李学凌两人,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从人大哲学系毕业后,李学凌做起了IT记者。和普通的跑会记者不一样,李学凌不收车马费。尽管初出茅庐,但李学凌却从不怯场,观点也十分独到。在采访过程中尤其喜欢“对抗式访谈”,经常给采访嘉宾出难题,是众人眼中的“刺头”。对于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媒体人,雷军却非常喜欢,私底下他常请李学凌吃饭。尽管关系不错,但在工作中李学凌却从不给雷军面子,经常在文章中批评雷军和金山,“笔下不留人”。对于李学凌的批评,雷军尽管觉得不太舒服,但内心还是服气的,“他批评我们的东西还是讲在了点子上,很有深度。”2005年在网易新闻郁郁不得志的李学凌选择出走,自立门户创办多玩游戏网(后更名为YY)。对于这位小兄弟的创业,雷军自掏腰包投了100万美元。在雷军的眼中,与李学凌十年的交流奠定了他对李学凌的三点印象:技术发烧友、有原则、有梦想,每一条都和雷军的口味完美吻合。回忆起此次投资,雷军说道:“我一般不鼓动任何人创业,因为创业太苦了。是李学凌在网易的时候老找我聊天,抱怨,觉得不得志。他那么想创业,再说网易那两年的流量业绩也不错,我就支持他。”事实证明,雷军再一次押对了宝。2012年11月,YY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股价就上涨7.71%。如果以收盘价11.3美元计算,七年前那笔100万美元的投资,股票价值超过1.2亿美元,账面投资回报高达120倍。只投熟人:UC优速互联网圈的人都清楚雷军喜欢投资熟人,不熟不投。这类人一般和雷军有足够的感情基础、并且靠谱。2010年,雷军就曾在微博证实,他投资的项目80%是非常熟悉的人,剩下的是熟悉的朋友推荐。而雷军投资何小鹏创办的UC优速,就是通过熟人俞永福推荐的。从某种角度来看,丁磊是UC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人。对于技术宅何小鹏、梁捷两人创办的UC,丁磊是既出钱又出力。在投资之余,丁磊还让何小鹏带着创始团队进驻网易大楼。当时李学凌还在网易新闻担任总编辑,一来二去就和何小鹏认识了。2004年,何小鹏手中的研发和推广资金用尽,只能寻求投资。在离开网易之际,李学凌将时任联想投资副总裁的俞永福介绍给了何小鹏。对于UC这个项目,俞永福个人非常看好。谁料在计划书上交联想决策会投票时,UC却被高层给否了。眼瞅着如此优质的项目要流产,俞永福找到雷军,希望雷军能投资。雷军十分赏识俞永福,早年他曾对俞永福许下承诺,“只要是俞永福选定的创业项目,都会鼎力支持。”看完项目,雷军当即便答应给UC投资400万元,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俞永福得加入。在雷军看来,何小鹏和梁捷两人都是技术出身,想要创业,没有管理出身的专业性人才,UC很难走得长远。一番思考过后,俞永福从联想投资离职,加入了UC优速大家庭。回忆起这段经历,何小鹏感慨地说道:“没有丁磊就不会认识李学凌,没有李学凌就不会认识永福,没有永福就不会认识雷军。所以创业成功还要有点运气。在很多转折点,你遇到合适的人,而他们又刚好对你有点兴趣。”职业经理人俞永福和技术出身的何小鹏,相得益彰。在两人的带领下,UC发展迅猛,旗下的UC浏览器、神马搜索、UC九游等产品遍地开花,势头喜人。2014年UC浏览器全球用户数突破5亿,每月在UC浏览器上产生的搜索量超过60亿次。同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43亿美元,全资收购UC优速。从投资到退出,8年间,雷军投资的400万元变成了账面回报60亿元,投资回报让人不得不服。对陈年无怨无悔当然,天使投资不可能百发百中,个个成功。锦上添花固然是好事,雪中送炭则更显珍贵。在雷军投资的众多创业者中,陈年是尤为独特的那个。与孙陶然、李学凌、何小鹏等人不同,陈年曾经和雷军并肩作战,卓越网就是两人共同的心血。这份情谊,也让雷军对陈年格外照顾。这些年,尽管陈年和他创办的凡客诚品起起伏伏,但雷军从未离他而去。当年卓越网被卖掉,陈年的心好像被剜掉了一块肉。作为好友的雷军,自然懂得陈年的痛,所以2007年陈年打算创办凡客诚品时,雷军二话不说就投钱支持。凡客诚品的英文名是VANCL,对于这个名字,当时就有解读说,VAN代表先锋,C代表陈年,而L则代表雷军。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2010年,陈年邀请风头正甚的青年偶像韩寒代言凡客。“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的凡客体风靡全网。当时凡客诚品在服装行业独领风骚,创办3年估值高达50亿美元。不过由于盲目扩张与品质问题,2012年凡客由盛转衰,库存高达20亿的凡客迅速折戟,员工也由巅峰时的1万3千人裁到只剩300人。为了挽救凡客,雷军倾尽全力。在后来的几年里,雷军替凡客张罗了7轮融资,价值高达5.3亿美金。雷军甚至会询问凡客的产品经理,凡客生产的冲锋衣袖子上魔术贴的细节。当时小米和凡客还有合作,不过在小米内部员工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凡客已经配不上小米。对于这个结果,雷军也不愿当面让凡客下不了台,只能私底下告知凡客副总裁钟恺欣。对于雷军付出,陈年自然是看在眼里。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在我前途一团迷雾时,他仗义地在股东面前力挺我,在危机时再次投资凡客。一天晚上他在电话里说,陈年我做梦都觉得你能做好。两个人四十多岁了,深更半夜跟谈恋爱似的。”两个年龄相仿的老男人,有很多的情愫是旁人无法参透的。2016年5月25日,小米无人机线上视频直播发布会上,雷军依旧身着凡客衬衫侃侃而谈,而陈年则成了这次直播里雷军最大的粉丝。除了被雷军调侃,他还一路送出了七十多万星票,排名第一。事后有媒体打趣陈年,“感觉要把凡客的G轮都送出去了”。如今的凡客已没太多人过问,这家企业是否还能回光返照,无从得知,但雷军依然还在支持陈年,这是他为凡客背书的第12年。这样的天使投资人,怎么会有创业者不喜欢呢?结语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国投资江湖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当世四大高手,西毒阎焱、东邪沈南鹏、南帝靳海涛、北丐大概还在厮杀中…..坐拥北国大好河山,北京自然是创新创业的重镇,各路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经理云集。说起北方的投资大佬,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经纬中国张颖、IDG熊晓鸽、真格资金徐小平这些大牛。但很少会有人提及雷军,小米的成绩过于耀眼,让他在投资领域的成就常常被人忽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天使投资人”是雷军的微博认证,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排在最后。这些年,雷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陆续投资了知乎、好大夫在线、老虎证券等一众企业。如今这些企业已经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而属于雷军的投资神话还在继续。文章来源:36氪财富故事
  • 数字时代营销变革,阿里妈妈M峰会给出新营销答案

    热点聚焦 2019-09-23
    9月17日,阿里妈妈在杭州举办首届M营销峰会,主题为“开启数字营销新未来”。M营销峰会由此前已召开五届的“武林大会”升级而来,从品牌视觉、议题设置、嘉宾邀请等方面都实现全面换新。这既是阿里妈妈12年来的一次重要转型升级,也是近一年来在数字营销领域内的集中成果展示。阿里妈妈总裁赵敏在履新后首次公开亮相。她在会上说,“面对巨大的颠覆与挑战,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营销手段,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营销’。” 只有颠覆,才有未来。这次阿里妈妈不仅重新定义新营销,也提出数字时代营销解法——“洞察消费者心理”、“影响消费者行为”、“衡量消费者变化”,实现数据赋能的消费者运营。(阿里妈妈总裁赵敏)消费者决策链路无序化,阿里妈妈提“新营销”推动数字营销变革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商业数字营销中台,阿里妈妈过去12年间陆续推出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超级推荐等产品,从效果营销到强调品效协同,帮助并见证数百万中小电商企业成长,又逐渐驱动全球品牌实现数字化转型。变化总是在发生,但像阿里巴巴全新升级的价值观“新六脉神剑”中的一句,“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科技浪潮和商业变革叠加,则在加速数字时代的营销变化。随着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阿里妈妈通过阿里经济体的核心商业数据发现,消费者决策过程发生变化。“营销的本质是了解消费者心理,影响消费者行为。营销本质没换,但消费者变了,消费决策链路也变了。”赵敏在会上表示,“我们发现消费者决策链路不再是线性的,也不仅仅是动态的,而是蜿蜒曲折的过程,新的营销触点随时可能发生,影响决策行为,这个过程完全没有规则可循。正因如此,营销应该是千人千面、千时千愿的。”时代洪流中,阿里妈妈的12年,也是互联网营销的12年。如今,营销来到数字时代变革的关键节点,过往的营销认知开始崩塌。传统营销已死。此时,阿里妈妈提出“数字时代的新营销”,即“以消费者为中心,数据赋能,AI驱动”,推动数字营销变革。(首届阿里妈妈M营销峰会)数据即决策,新营销不仅满足消费者需求,更要预测、创造需求阿里妈妈重新定义新营销,简单说来便是运用数据智能来做消费者运营。一方面,阿里妈妈依托阿里经济体内积累的海量商业数据,并实现数据在全域媒体的打通。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早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逛”、“获取信息”、“日常互动”的阵地,它们也变成了媒体;同时,微博、优酷等阿里生态内的媒体,也形成了零售媒体矩阵。依托这些零售媒体,阿里巴巴拥有最多消费者和品牌互动的商业数据,阿里妈妈得以洞察消费者心理、行为及决策链路变化。另一方面,在商业数据的基础上,阿里妈妈已有的AI技术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可实现对消费者理解和预测的智能化;也将进一步驱动围绕消费者决策链路的产品矩阵的迭代,使得无论消费者出现在哪里都能与之沟通。我们能想到的智能匹配、智能预测、智能投放和智能创意,未来AI能替代人高效地做出洞察决策,实现规模个性化。据了解,在过往的品牌案例中,阿里妈妈已经通过数据和技术在序列化投放上初有成效,未来将继续通过系统识别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阶段,更精准地实现营销触达,让营销更简单、高效,“不仅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更要预测、创造需求。”举例来说,如果消费者对品牌毫无认知,可以通过推送T台走秀的内容让他了解;如果对品牌有一定的了解,希望他进一步对品牌产生兴趣,或许可以通过达人评测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品牌的印象;如果判断消费者距离购买只差临门一脚,则通过VR试用的方式,加速消费者做决策购买。因此,透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阿里妈妈欲达到“洞察消费者心理”、“影响消费者行为”和“衡量消费者变化”。而这一整个过程, 由深度学习的算法引擎, 运用数据本身产生的洞察,来直接做成商业决策,而不是传统利用数据分析得出洞察来支持人的决策。“数据即决策。”赵敏在会上说,“只有这样才能对海量的消费者做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沟通,才能应对消费者决策链路无序化的变化挑战。”秘密项目首度揭晓,新衡量指标要为CMO们正名“我花费的广告预算有一半被浪费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如何衡量品牌营销效果,始终是困扰营销人的终极问题。M营销峰会上,阿里妈妈发布了保密数月的项目“Alimama Purchase Intent Index”( 阿里妈妈购买意向指标),终极困扰终于有了解答。(阿里妈妈发布“Alimama Purchase Intent Index”)当下消费者决策链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以流量为中心的线性投放逻辑,已不能满足新营销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品牌需要能够反应消费者心智的评估指标。因此,凭借独有零售媒体的商业数据和技术能力,阿里妈妈将“消费者购买意向”这一传统指标首次数字化,并选取了对于品牌最有价值的八大消费者互动行为,例如商品浏览、商品收藏、品牌搜索等,直观地反映营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使用更符合品牌营销场景的多触点线性归因模型,相较于以往只能获取第一次或最后一次触达的效果,新标准中可以对每一个跟对消费者产生影响的触点都可以被衡量;同时,它还根据不同行业的属性和特点,调整更适用的算法权重。“每个品牌在营销活动上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如何衡量营销对业务增长的影响是CEO和CMO的重要课题。透过这个指标, 我们希望能帮助CMO们正名,从‘Chief Money Officer 首席花钱官’变成‘Chief Growth Officer 首席成长官’。”赵敏表示。参与共创的联合利华中国数字和数字化发展副总裁方军认为,“品牌广告的效果,我们更多的是看一个长期的、对消费者的影响,当我们有一个实时的、大样本的、通过行为能够证明的一个指标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非常快的作出抉择。”9月16日阿里妈妈M营销峰会闭门会议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分享了他对于数字化未来的一些最新思考。在他看来,“今天,阿里妈妈也要升级,因为我们要对品牌进行全域的用户运营、品牌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挖掘和建设,这意味着从产品定义、产品运营方式、服务体系搭建方式,都将完全不同。”事实上,在数字化的大浪潮中,营销不再只是单一环节。如今,阿里妈妈提出数字时代的新营销,也意味着阿里妈妈早已不是外界认知中的电商和效果视角,而是作为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中的营销组件,为品牌提供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实现数据赋能的消费者运营。文章来源:http://www.itfeed.com
  • 二类电商爆品攻略

    热点聚焦 2019-09-18
    “现在二类电商,什么卖得最好?”“书,没有之一!”卖书,是最近二类电商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图书类目蝉联热销榜近半年,最近几个月更是频登销量TOP榜。或许从图书类目的热销,我们可以找到推出爆品的一些规律。在图书类目销量榜单(近24h)前10名中,成功励志类书籍就占据了4个名额,其中榜单TOP3均为成功励志类书籍。但是,同为成功励志类书籍,榜首图书销量高达17776,第2名、第3名相较于第1名销量锐减80%,销量分别为3725、3446。近24小时图书销量排行榜差距如此之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接下来,我们从价格策略、投放渠道以及创意文案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价格策略:销量TOP1:成功励志类书籍10册,价格区间为59-79元,79元/套为主要定价;销量TOP2:成功励志类书籍15册,价格区间为79-99,99元/套为主要定价;销量TOP3:成功励志类书籍13册,价格区间为79-138,售价均匀分布;二类电商产品的价格灵活度极高,同样的产品价格可能相差几十倍,商家在定价的时候有可能陷入迷茫:我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取产品价格区间的低价,还是拉开售价和成本之间的差距,赚取更高利润?但我们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赚到最多的钱,以图书的定价作为参考,可以看出销量最高的10册售价79,每册单价7.9元;15册售价99,每册单价6.6元,实际上售价79元的图书套装利润空间大于售价99元的图书套装。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一整套图书,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册数,但是对价格之间的差距会非常敏感;即使在没有价格对比的情况下,一套书标价79元,一套书标价99元,消费者也会对标价79元更有消费冲动,也更容易产生消费行为。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近期登上热销榜的苹果,5斤售价27.9元和10斤售价39.9元,哪个销量会更佳呢?我们来看看EDXray上的实时数据。所以,二类电商从业者在制定某一类产品的价格策略的时候,把握准目标用户的消费心理,找准他们的消费规律,从而判断他们对于这类产品的价格的心理预期,才能更容易制定一个合理的售价。投放渠道:销量TOP1:投放渠道较广,头条系占比65%,腾讯系占比27%,其他渠道约占8%;销量TOP2:投放渠道较为集中,头条系占比99.8%,其他渠道约占0.2%销量TOP3:投放渠道均匀分散,头条系约占50%,腾讯系约占42%,其他渠道约占8%。二类电商可投放的渠道大同小异,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图书类目在抖音和火山小视频这类短视频渠道更受欢迎。创意文案:销量TOP1:文案关键词“上清华”“人生目标”“优秀”“高攀”“放下手机”;销量TOP2:文案关键词“巅峰”“优秀”“经典”“成长”“放下手机”;销量TOP3:文案关键词“高攀”“优秀”“穷”“情商”;其实根据文案关键词,我们可以迅速定位出这类图书的目标用户:30-50岁的中年职场人士,他们一方面有提升自己,获取事业上的成就的需求;一方面有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材的需求。所以销量榜前3名的文案都无一例外地突出个人成长,激发出人们内心对于成功的渴望,并且给出了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案:想要成材,想要成功,就读书。可以看到但是销量TOP1相较于第2名、第3名突出的地方在哪里呢?从创意文案提供的数据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目标用户对于教育倾注的关注度是远高于其他方面的,销量TOP1使用广告数最多的一条文案为“若你有儿子不到17岁,让他读这10本书,长大上清华笑着感谢你!”同时,“放下手机”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我们可以迅速分析出目标用户的消费心理为:1.让孩子通过学习成材;2.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是不是能够替代手机,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的产品会有新的商机呢?事实证明的确是,从EDXray的热销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语数外学习挂图套装”、“儿童立体凹槽字帖”等产品近期销量一路飙升。小结:我们在推出一款产品的时候,都会想要参考已爆品的定价策略、投放渠道、创意文案等数据情报,但是我们在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数据表面的变化,而应该根据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定位出目标人群,并分析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思维,去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做出合理预测,从而找到推出爆品的规律。文章来源:http://www.itfe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