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Pay市场再扩大: 全面登陆加拿大地区

    热点聚焦 2016-05-20
    这项服务进入中国也有一段时间了,各位觉得还好用吗?在今天之前,身在加拿大的苹果用户如果想要使用苹果的Apple Pay服务,只能借助一张不是由银行发行的美国运通卡。不过威锋网了解到,苹果已在今天宣布Apple Pay全面登陆加拿大地区。目前加拿大的RBC和CIBC两大银行均已支Apple Pay,支持的卡片发行机构还包括Visa、MasterCard和Interac等等。截至今天,支持Apple Pay的国家或地区已经有六个,它们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大陆、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根据此前的传闻,Apple Pay接下来还会登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西班牙、巴西、日本和法国。苹果CEO蒂姆·库克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曾透露,Apple Pay的交易量是一年之前的5倍,而且每周都会新增100万名新用户。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如果要评现阶段发展潜力最大的苹果服务,Apple Pay无疑会是其中之一。然而比较可惜的是,亿卓智库这项移动支付服务自从2014年发布至今,只在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上线。几天前曾有报道称,苹果正在计划为Apple Pay增加新的功能,允许用户使用Touch ID功能授权购买行为。除了在原生应用和实体店内使用支付功能外,升级后的Apple Pay还可以授权在移动网站内完成付款。
  • 闲鱼、淘宝拍卖合并 阿里追赶分享经济风口

    热点聚焦 2016-05-20
    一向在阿里巴巴体系内“默默无闻”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最近频繁开始新动作。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日前,闲鱼和淘宝的“拍卖”业务正式合并,闲置交易平台和在线拍卖平台正式打通。在此之前,闲鱼是阿里旗下为数不多的一款独立运营的APP,而拍卖只是淘宝的一个子类目。从二手交易到社区建设,从单纯的线上经营到“百城千集”的线下布局,再到如今融入拍卖业务,闲鱼正在成为阿里巴巴追赶分享经济风口的一个载体。只不过,它看中的是二手交易领域。尽管闲鱼负责人一再强调,它们的定位是社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内心依然生长着阿里巴巴的基因,即“交易”。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保守预计已达4000亿,正在成为分享经济的下一个爆发点。淘宝网曾经做过一份用户调查,98%的网购者都有闲置物品,超过一半的用户倾向于不作处理。大部分用户认为卖闲置是件麻烦的事情,少量用户则是不知道去哪里卖闲置。在这个风口之下,大公司纷纷布局。除阿里外,京东旗下的“拍拍二手”已对接了京东商品的一键转卖功能,58赶集推出了二手商品交易平台 “转转”,百姓网推出“乐空空”。和闲鱼相比,58赶集旗下的“转转”在模式上和58类似,引进了担保交易机制。百姓网旗下的“乐空空”则只允许发布免费赠送的实物信息,不涉及金钱交易。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师智库行业前景巨大,但是京东却在今年愚人节关闭了“拍拍二手”。在分析人士看来,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闲置交易的痛点仍然未得到解决。例如,这一交易形态仍没有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即使是背靠阿里这棵大树的闲鱼,至今也没有盈利。此外,由于门槛较低,一方面卖家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买家借此进行诈骗的现象也并不鲜见。为此,闲鱼平台上引入了芝麻信用,58转转则与微信打通,主打熟人交易。这种情况下,社交似乎成为了打开瓶颈的突破口。阿里巴巴CTO张建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闲鱼和拍卖都深具分享经济和强互动的社区基因,二者合并之后,将探索包括闲鱼拍卖、闲鱼二手交易、闲鱼二手车在内的多种分享经济业务形态。两者的结合可以解决定价问题,让不好定价的商品市场化。他还透露,除了现在尝试的二手车领域,下一步闲鱼将寻找更多垂直行业的合作,打造一个“社区化分享经济平台”。而在用户商品管控等网络安全监控方面,阿里平台将对闲鱼提供支持。闲鱼业务负责人谌伟业告诉记者,闲鱼正在开发一个举报系统,举报的信息会流入到淘宝的大众评审,接下来还会开放给闲鱼的塘主、诚信用户。今年2月,马云在亚布力论坛提到:“腾讯在做社交,阿里要做社区,社区做的是共享”,投资微博、参与陌陌私有化都是在为社区布局。而社区最终的导向仍然是电商交易。值得一提的是,各大平台发力二手交易,也与电商市场整体增长放缓密切相关。近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等主流电商平台均发布了一季度财报。从数据来看,平台交易额增幅放缓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现状,电商靠流量红利获取市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深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电商的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各家平台需要在存量市场上做文章。不管是吸引粉丝、还是加大社区活跃度,都不失为积累核心用户的好手段。“阿里巴巴一方面是看中了闲置交易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活跃卖家和买家的交易,可以让整个平台的业态更丰富。”同时,他也建议,闲鱼平台未来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买卖双方的约束和监管,并加大信用评价的引入机制。然而,即便如此,闲鱼也只能对有过交易经历的商家进行约束,而对于一些没有信用积累的个人卖家如何约束,依然是其提高用户体验的最大障碍。
  • 一次申报就好 全国通关一体化6月起在上海试点

    热点聚焦 2016-05-20
    今年6月1日起,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将率先在上海启动试点,为中国海关力争在2020年实现一体化通关管理的愿景“打前站”。5月18日,国际报关协会同盟(IFCBA)会议在上海举行,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陈旭东表示,最近正在上海紧锣密鼓地筹备全国通关一体化事宜。陈旭东表示,全国通关一体化是两中心三制度同时构成。所谓两中心,是指全国海关风险防控中心、全国海关税收征管中心。“建立风险防控中心是解决放行前的问题,新时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包括打击侵权、反恐,这些在通关环节予以拦截。”陈旭东说。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反恐安全压力不断增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维护安全促进便利面临诸多安全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海关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应该落实措施推进报关业界的商界互联互通,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力。因此,中国海关要实现对不同信用程度的差别化管理,真正实现诚信守法便利,构建共同的贸易环境。同时海关要深入研究与商界互联互通的手段,积极支持跨境新型业务的发展,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在去年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SYB讲师邹志武曾详细介绍了两中心三制度, 并表示,通过实现集中的风险防控和税收的集中统一作业,让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也就是说,企业面对的将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海关,而是全国海关这个整体,这是两个中心的概念。所谓三个制度,一是一次申报、分步处置。一次申报、分步处置,主要是改革现行的申报制度,在前期比如船舶、飞行器或者汽车等运输工具,运输工具申报以后,向海关传输简单申报的数据,海关经过准入风险分析,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项目申报完毕。货物放行以后,企业再做完整的申报,海关完成税收征管。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货物存留在港口、码头、场站的时间,大大提高通关效率。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二是改革现行的税收征管方式的制度。原来企业报关报税,应该是票票过筛,每一个票都要审价、归类、计征税收,现在通过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靠企业自报,自缴税款。海关实行批量审核和税收稽查方式,监督税收入库。三是改变以往以关区为区块的监管模式,原来42个直属海关,每一个关都是自成体系,所有业务都是一个关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国不同的类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关。通过海关的改革,一个是体现货物通关,进一步提速,企业办事手续进一步简化,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海关的执法也更加统一。在全国通关一体化之前,海关总署已经推进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从2014年开始,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广东省内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地区等陆续推进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全国42个直属海关关区的全覆盖,也在5个区之间实行了区区联动的一体化。“我们的目标就是手续更简,成本更低,通关更顺。”陈旭东说,区域通关一体化已经为全国通关一体化做了初步尝试,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技术已经做了探索,将来可以实现全国海关一关通天下。4月25日至26日,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赴上海调研,于广洲到上海航运交易所察看通关一体化改革项目选址情况。在彼时举行的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于广洲要求,充分发挥好上海海关的试点标杆作用,力保6月1日改革试点顺利启动。
  • 农村信用如何破局?

    热点聚焦 2016-05-20
          摘要: 农户没有多少实物抵押是传统放贷模式在农村行不通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信用贷款或许是破局农户的生产资金难题,但巨变中的乡村信用依旧缺失,如何破局成了关键。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描述了宗法礼教为底色的中国乡村,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技术正在推动乡村发生巨变。      这对于大北农的集团的常务副总裁薛素文来说,体会颇深,成立23年以来,大北农在向农村售卖生产资料的过程中,曾试图让现在40~50岁的农民群体学会用电脑,但到现在“一个不曾学会敲键盘的农民都会用智能手机”,薛素文觉得这种一步跨越是一种可怕的变化。       这直接体现在现在农民上网的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这种增长率大约出现在约2007年左右的城市,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的BAT三足鼎立的格局快速形成,今天,在巨变的乡村里,极有可能诞生出新巨头。     巨变中信用依旧缺失的乡村       在薛素文的观察中,讲师智库乡村的巨变除了乡村网民的急剧增长外,还有如下几个层面:      一是2015年5月,国务院推动“宽带乡村”工程,这将给未来农村的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带来根本性改变,也意味着,城市居民的网速村民也能享受到。届时,许多城市的互联网应用将会下沉到乡村。      二是新农人的崛起。这一批农民的主要构成首先是由阿里推动的村淘2.0计划,这一批村淘的加盟者主要群体是返乡大学生,目前的统计数量在1.5万个点,还有一个群体是从珠三角、长三角、江浙一带打工,因为工厂倒闭而回乡的人,他们已经在城市完成了使用互联网的“培训”,薛素文认为,类似于这样的人到了乡村,成为乡村基层的商业组织的主导者,未来,将是乡村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原住民。      还有一个巨变因素的土地流转制的变化,薛素文回忆,自己曾到广东农村看到一些农户的手里有数量不少的土地,因为集约化运作带来的效率,区别于过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现在的农户为了提升对市场的议价能力,已经组织起了合作社模式。       2015年11月2日,农村合作社的代表温氏股份在深交所上市,这个被称为“养殖业中的航母”,主营业务居全国之首,其最高市值在2000多亿,相当于几个联想、几个格力和几个海尔,为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乡村的巨变带来了诸多的机会,也催生了关于农业、农村以及农户的金融需求。与此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服务有所缺失,天创信用总经理赵文贤认为,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征信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      据了解,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央行为主,加上民间征信机构为补充,在央行号称有8亿多的征信体系里,其实真正覆盖到的人数在3亿,而农村的人群在6.7亿人,但乡村征信群体和这3亿之间的交集几乎很小很小。      在征信从传统的信用报告进入到大数据征信阶段,国家已经通过发放牌照的方式引入第三方征信公司,而除了像芝麻征信、前海征信和腾讯征信以外,像天创信用这样的以大数据技术为主、做行业征信解决方案的征信企业,也于2015年11月获得了相关的牌照。      赵文贤认为,乡村放贷舆论很重要,一个信用很好的农村,某个村民不还贷,会被大家瞧不起,而当一个村里不还款的现象很普遍时,又出现整村都收不上贷款的情况。与芝麻征信建立在阿里的电商生态里不同,天创信用的第一个重点行业便是农业以及农村,合作方便是大北农集团。      农村征信如何破?      据钛媒体了解,传统的放贷模式之所以在农村行不通,是因为抵押放贷还是主流,但农民和农户是没有多少可做抵押的实物,农户分散经营,在贷款需求上比较小额,传统金融机构并无技术能力去覆盖贷款成本,因此,在这一阶段,信用贷款或许能够破局农户的生产资金难题。      但是,农村信用的建立首先面临的是数据如何去采集?在阿里等巨头村淘计划中,这样的采集依赖于村淘站点的代购式输入,而翼龙贷的方式则是人工在后期录入,天创与大北农的合作则是走了另一个路径,跟农业的产业的核心企业合作,因为“核心企业在于农户和供应商的交往中就能掌握到生产经营的信息,交易信息,对征信来说至关重要。”       大北农的目标是直插下一代,抓住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乡村的巨变机会,目前已经建立了三网一通的产品体系,一通是农信云服务,产品的表现形式为猪联网、田联网、企联网、渔联网等具体细分领域布局产品,产生垂直的连接,将以前那些看起来无形的信息实现有形化。       以猪联网为例,在养殖服务中为猪老板提供咨询服务,例如有人反馈说小猪没有别家长得好,猪联网上追溯到的数据是:保育5舍278头小猪,平均日龄58,而平均采食量300公斤,但该舍采食量230公斤,采食量不正常。      猪联网的思路是将养猪过程数据化,就像去医院看病,病人说自己手疼,医生是需要拍片、验血看原因,其目的也是需要依靠数据得到科学的诊断。      在这些诸多的垂直应用中,每一个种田户、养猪户、养鱼户他们在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资金缺口,这时,依赖其上的金融服务便诞生了,而金融服务的基础为信用,据了解,天创信用在短短几年的发展里,已经累积了核心的信用数据建模能力,其评估模型经过K-S检验,大北农养猪户群体的评估模型的KS结果,53.7分,银行的KS评分一般在35~40范围以内。       一边是农业领域深耕了23年的龙头企业,另一边是掌握了大数据信用技术的新锐企业,李文贤认为,目前,天创的策略是与各个领域的核心龙头企业合作,因为这些企业掌握了行业大部分的资源。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周虹认为,针对农业企业的大数据征信,应该针对以下四个主要场景:       一是供应链金融。以前的供应链金融做的是大宗,农业电商在快速发展时期,供应链上下游特别重要。农民种果树需要一笔钱,结合供应链来做,会比单纯做数据处理有帮助,因为拼来拼去,模型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二是电商平台的信用支付。尤其是B2B端,因为B端有一个账期,这个阶段怎么做好资金流动,征信的同时恰好能解决这个流动。       三是征信是P2P和众筹很重要的基础。美国的P2P和众筹基本上限定了消费需求,但在我们国家,农业上应该鼓励他在生产上的消费,信贷额度不宜过高,怎么做风控,逐层把握风控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       四是,大宗交易的质押和仓单管理,区块链做仓单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最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