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创优品上市

    热点聚焦 2020-10-16
    成立七年,一路逆袭,名创优品终上市。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5日晚间,名创优品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MNSO”,发行304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发行价20美元。同时,名创优品赋予承销商456万股ADS超额配售权,这意味着名创优品最高可募资7亿美元。连同超额配售权发行股份,名创优品此次的估值将超过60亿美元。叶国富在敲钟前的演讲中提到,创办名创优品的初心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不畏价格的压力去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也强调,名创优品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极致的性价比和高频上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在全球逾80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超过4200家门店的零售网络,其中中国市场门店超2500家,海外市场超1680家。独立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GMV达520亿美元,名创优品以27亿美元(约合190亿人民币)占比5.2%,规模第一。短短七年时间,从一家小小的十元店,一路登顶“全球第一的自有品牌生活方式产品零售商”,名创优品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十元店的“大生意”2005年,叶国富创办零售连锁品牌“哎呀呀”,专营女性饰品。不要小看这个名字土里土气的十元店,2010年,哎呀呀店铺总数达到3000家,年零售总额突破12亿元。同时,哎呀呀也曾让叶国富登上过富豪榜。这个专卖年轻女性小饰品的十元店,定位十分明确即月收入2000元以下,年龄为12-28岁的女性消费群体。在当时,哎呀呀的小饰品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女性有着十足的吸引力,极大地满足了她们扮靓及生活需求,曾是众多80后女生的心头最爱。加之,应采儿、李湘、阿Sa以及SHE等明显接连成为品牌的代言人,哎呀呀开始有了“排场”,相继登上风靡全国的《时尚》、《瑞丽》、《昕薇》、《女友》等主流时尚杂志,风头一时无两。不过,随着电商的崛起,面对摧枯拉朽式的冲击,哎呀呀业绩随之坠入低谷,并最终消失在公众视野。对此,叶国富似乎早有感知,赶在电商起势之前,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名创优品横空出世。2013年11月15日,一家红白色LOGO的“十元店”在广州中华广场开业。名创优品的店铺名称采用了更国际范的英文、日文和繁体字,装修明亮整洁,风格也相当日系,像极了优衣库+无印良品。在选址方面,名创优品的店铺走进购物中心以及步行街等人流聚集的优质商业地段,并与国际品牌相邻,极大的提高了品牌的格调。不过,名创优品的商品的价格却仍旧低廉,质感却有不小提升。用叶国富的话说,名创优品就是要打造主打“高品质、高颜值、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三高三低产品。名创优品的很多产品与国际大牌共用相同的代工厂。比如,香水用香奈儿的代工厂奇华顿、眼线笔用迪奥的代工厂莹特丽、餐具用德国双立人的制造商双立人……同时,名创优品陆续与Hello Kitty、粉红豹等知名IP合作,不断开发正版授权IP产品。这些做法极大提高了名创优品的格调,也让商品有了十足的销售噱头。此外,名创优品的设计师团队也不断强大,除了品牌联合创始人三宅顺也的日本团队,来自挪威、瑞典、丹麦的设计师团队也不断加入进来。从风格到产品,虽然名创优品抄袭的质疑之声不断,但叶国富对此全然无视,称设计界从来只是互相借鉴,没有模仿一说。成立七年来,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和质优价廉的优势,名创优品在中国市场疯狂拓店并遍地开花,并成功出海打开国际市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在全球逾80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超过4200家门店的零售网络,其中中国市场门店超过2500家,海外市场超过1680家。对于此次上市募得的资金,名创优品称将主要用于扩张全球门店和零售网络、升级仓储和物流网络、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运营系统等。而在今年4月15日,叶国富曾表示,名创优品调整了原先制定的2020年开店计划,将全球新开600家门店的目标上调为1200家。如今看来,上市的背后,是名创优品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的野心。低价的秘诀招股书显示,名创优品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格在50元以下。今年疫情期间,叶国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名创优品今年决定把100元以上甚至59元以上的产品砍掉,把95%以上的产品聚焦在30元以内,未来也将维持这个价格水平。叶国富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只有低成本和低毛利才能有真正的低价格,并称名创优品的毛利率只有8%,而同行一般在40%左右。质优价廉是名创优品的立身之本,其商品的低价秘密究竟是什么?优化供应链体系,这是零售行业保持低价的不二法则。名创优品从设计、生产、运输到销售,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名创优品砍掉了供应链的大量中间渠道,从工厂到门店,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名创优品在笼络优质供应商方面也是相当有手段。叶国富曾分享过这方面经验,秘诀就是:一把手、用钱砸、下大单、短账期。一把手叶国富亲自出马以示重视,用超大订单和15天的极短账期打动供应商并获得议价权。名创优品用“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来换取规模增长。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渠道,名创优品在全国建仓,保证焕新速度。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名创优品建设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工具实时监控产销状态,快速精准洞察消费群体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联合供应商完成规模化定制生产。同时,对整条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将产品设计和资源配置发挥到极致。招股书显示,目前,名创优品产品范围涵盖生活家居、电子电器、纺织品等11个品类,超8000个核心SKU。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最新财年,名创优品的存货周转率为78天。在名创优品有个非常著名的“711原则”:每隔7天,名创优品产品团队从10000个产品创意中,挑选100个新的SKU。据悉,名创优品上个财年平均每月推出600个新品。众所众知,在零售行业,新品是增加用户复购、提高商品周转率的重要手段。“品类多、价格低、周转快”的优势,这正是名创优品竞争力极致体现。第二增长曲线过去,名创优品一直以线下零售为核心,但在零售业火热的线上化浪潮之下,叶国富也开启了布局线上之路。2018年9月25日,名创优品宣布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名创优品选取33个重点城市的近800家门店全部上线京东到家。在测试期间,名创优品线上销量两月内增长了540%。这也标志着名创优品正式布局线上化。2018年9月30日,名创优品宣布与腾讯和高瓴资本签署关于合共10亿元的战略投资协议。这也是名创优品创立以来,第一次引入外部融资。叶国富在演讲中表示,引入资本不仅为品牌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更将在智慧零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开辟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帮助品牌完成进一步升级。叶国富选择腾讯,通过微信等腾讯系资源补其线上发展的短板之意再明显不过。今年疫情发生后,名创优品更加积极地拥抱线上,升级了社群营销,启动了社交电商项目,借用微信社群生态的营销能力,形成天然的私域流量池。此外,名创优品和饿了么、美团、顺丰等合作同城配送,还加入过直播带货热潮。疫情期间,在社群电商的助力下,名创优品超2230万有效会员以及社群粉丝进行线上互动。今年二三月份,名创优品线上环比增长达300%以上。在招股书中,名创优品也阐释了未来的战略思路,表示将进一步发展自有电商渠道,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并利用社交媒体提高品牌影响力。结语按照此前公布的计划,2022年,名创优品将在100个国家开设1万家门店,其中,海外门店将达7000家。叶国富认为,在疫情冲击全球零售业的情况下,大量位置优越、租金低廉的优质物业空闲出来,为名创优品创造了扩张机会。不过,在高速增长之下,名创优品也将遇到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其薄利多销的模式是否依旧无往不利仍待观察。如何在现有基础之上获得新的增长,是名创优品上市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来源:联商网
  • 抖音、西瓜视频推出“知识创作人”激励计划,百亿流量投入

    热点聚焦 2020-10-15
    近日,抖音、西瓜视频推出“知识创作人”激励计划,将在一年时间内,投入百亿流量,打造一百位优质知识创作者。该计划覆盖教育、科普、人文、个人技能提升、生活窍门等多个学科领域,将通过线上活动、深度服务、流量补贴、收入支持、影响力共建等一揽子双平台激励策略,帮助知识创作者在抖音、西瓜视频实现快速成长,获得可观经济回报。该计划负责人介绍,即日起至11月13日,创作者通过抖音、西瓜视频#知识创作人 话题发布知识内容,即可参与活动打榜。活动还邀请洪晃、俞敏洪、邓文迪、李永乐作为专家团成员,推荐优质知识创作者,并提供实时辅导。终榜榜单前十名及专家团推荐作者,将有机会获得抖音、西瓜视频双端流量、分发扶持及个性化服务方案。“知识创作人”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抖音、西瓜视频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打造积极、开放的知识创作社区氛围,帮助知识创作者提升自我认同感与平台归属感、激发创作热情,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在助推知识普惠的过程中,创作者是宝贵的‘知识生产力’。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普惠平台,抖音将与西瓜视频一道,通过双平台联动,赋能每一位知识创作者,服务大众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交流知识的需求,构建多元立体、可持续的知识内容生态。希望能让每一位致力于推进知识普惠的创作者,都能看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该负责人表示。文章来源:donews
  • 2020胡润中国10强消费电子企业:华为、小米位居一二

    热点聚焦 2020-10-14
    10月12日早间消息,胡润百富今日发布《2020胡润中国10强消费电子企业》,华为以1.1万亿价值成为中国最值钱消费电子企业,小米以4340亿价值排名第二。胡润研究院指出,10强中5家做手机,VIVO价值首次超过OPPO,以1750亿排名第三,OPPO以1700亿排名第四,5家公司去年智能手机出货总量6.2亿部,占全球40%。10强中1家做无人机:大疆创新以1000亿价值排名第五。1家以笔记本电脑为主:年收入3600亿的联想集团以540亿价值排名第七。从地区看,以深圳和东莞为主,大湾区占十强中七席,其中深圳5家,东莞2家,此外北京有2家,厦门有1家。文章来源:艾瑞网
  • 网红经济会是个好生意吗?

    热点聚焦 2020-10-13
    网红经济在近年火爆市场。2018年"双11",薇娅、李佳琦大约3亿量级的带货规模震惊全网,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亿量级,社交网红鼻祖张大奕也通过积攒的私域流量助力自己的淘宝店销量节节上升,近年"双11"破亿成常态。网红具有巨大的商业能力已成为公认事实,这让广大品牌商看到了契机。在互联网流量枯竭的时代,提高转化率成为扩大销售额的重要方式,粉丝基于对网红的信任和喜爱,容易对其推荐的商品产生购买冲动,这正是薇娅、张大奕成功的原因。商家与网红合作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想从事网红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MCN机构也由此产生。由于网红手握大把流量,电商又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导致一些MCN机构不甘于只做导流角色,很多机构自己孵化IP做网红电商,但这种模式要比单纯为品牌方带货复杂更多,比如需要完善供应链、把控商品品质。另一方面,除了经营模式,网红本身也存在大量不可控风险,由于影响力越来越大,口碑、人设都成为影响大众做消费决策的因素。MCN需要跨越重重阻碍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打造一个大IP容易,但如何持续打造大IP却很难。网红电商的苦与乐风险越大受益越大对于网红电商来说十分适用,如涵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虽然如涵的营收模式分为全服务模式和平台模式两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服务模式(网红电商)都是如涵业绩的顶梁柱。2018财年、2019财年、2020财年,张大奕名下店铺对如涵总营收的贡献度分别为52%、55%和58%,在该模式下,红人张大奕带的是自家的货,甚至会参与产品设计。而如涵则要负责线上店铺运营、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如同京东平台的自营电商业务。发现并孵化红人,再为签约红人开自营店变现,这是如涵在2019年前的重点经营方向。但这种较重的商业模式存在很大风险,尤其是供应链。以张大奕的店铺为例,吾欢喜的衣橱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仅是在历年双十一销量破亿的时候,即便是平常上新,商品页面也经常会提示“45天内发货”,由于超长的发货期,在张大奕的微博评论区中时常能看到粉丝的抱怨。而在整个实体经济中,供应链的履约能力越强,留给买家退单的机会就越少,毛利才能得到提升。但如果现货做得太多,店铺又要面临商品积压的问题。不仅是服饰类网红电商,食品类网红电商同样面临巨大风险。近日,有网友称自己在吃李子柒品牌的螺蛳粉中发现刀片,这之前还有网友称该品牌螺蛳粉在食品卫生方面存在问题。尽管官网发表声明进行否认,但网红食品在货源品质方面的把控是否过关仍掀起大众讨论,作为品牌代言人,李子柒不可避免的陷入舆论漩涡。这种经营模式一旦出现差错,不但会影响机构的变现,红人本身也可能从“云端跌落”。相比网红电商的费心费力,平台模式就显得轻松很多。在该模式下,旗下KOL们的工作主要是为各品牌商带货,MCN机构不用介入供应链中的任何环节,营收来源于向合作的品牌商收取广告等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平台模式赚取的利润更大。根据《财经涂鸦》报道,专注为第三方品牌服务的利润更高,其毛利率可以达到60%以上,扣除孵化核心的签约团队、孵化团队、内容制作以及BD团队招商团队所有的人工成本,经营利润率在30%以上。而自营模式有存货成本,还需要支付网红服务费,毛利率在30%-40%之间。经营利润率在5~10%左右。而且这种模式不用考虑库存积压等供应链方面的问题。以上的不利因素和为品牌商“代言”的有利因素促使如涵将重心转向平台模式。2017年,如涵正式开启该业务,并在2019年被如涵确立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年如涵CEO冯敏对外称“我们之前方向有偏差,一根筋地给所有KOL做流量、做自有品牌。”在这之后,如涵的大部分网红开始致力于为第三方品牌主带货,包括后来签下的极具人气但遭到封杀的前抖音知名博主温婉。即便之前在抖音积攒了大量粉丝,但如涵依然没有为其打造自营店铺。如涵转型的成果也十分明显。据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参与平台模式的KOL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33位提升至174位,并推动服务品牌由278家增至431家,相关收入同比增长74%,达到1.1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1%增至41%。但如涵也表示未来会坚持自营电商和品牌服务“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方式。而此前张大奕曾在微博中表示将要进行直播带货,如果为第三方服装品牌带货将会和自己的店铺业务产生冲突,而张大奕作为穿搭女王如果不接相关商单,变现规模将缩减很大一部分。MCN面临的大坑不管如涵采取什么方式经营,都足以证明网红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艾瑞发布的《2020中国红人新经济商业模式及趋势研究报告》也显示,2019年的粉丝经济关联产业规模超过了3.5万亿元,增长率是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此后五年仍将保持15%左右的稳定增速。中商产业研究院则预计,2022年网红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通过社交网络爆红的张大奕在2014年就为个人店铺“吾欢喜的衣橱”创下单店上亿元的年销售额;2017年“双11”,张大奕网店日销售额突破1.7亿元;2018年“双11”创造28分钟销售额破亿纪录;到了2019年,该店铺“双11”当天成交额已经达到3.4亿元。知名电商主播薇娅、李佳琦甚至能在一场直播中就取得上亿销售额。这让入局者越来越多。除了如涵、微念这些元老,星期六这样的传统零售企业也在签约孵化网红,在网红经济产业中混迹已久的IMS天下秀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并没有复制相同的商业模式。与其他MCN机构不同,将自身定位为业内“送水者”的天下秀在2019年8月份推出IMsocial红人加速器,业务主要是为入驻的红人和MCN提供红人培训、粉丝运营、商业托管、IP孵化等业务。不签约网红的天下秀就像是一个纯粹的服务商,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无法通过网红电商或者与品牌商合作的方式获得大笔营收,但同时相比如涵等MCN机构,其风险也大大减少了。在推出IMsocial红人加速器前,该公司主要针对企业需求构建出SMART、WEIQ、TOPKLOUT克劳锐三大业务板块,相应的为中小企业提供红人广告投放工具、大型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及为红人搭建价值评估体系。天下秀积攒的品牌资源、建立的网红评估体系已经能够帮助自身打造出一个MCN机构,但构建一个红人加速器要比成为第二个如涵保险很多,因为一旦头部网红“翻车”,背后的机构将损失惨重。红人自身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可控风险,如涵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张大奕与知名互联网公司高管因个人作风问题陷入舆论风波,导致吾欢喜的衣橱商品销量大幅下降,严重拖累了如涵的自营业务。如涵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商品销售收入下跌至1.67亿元,跌幅33%。而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如涵商品销售收入的跌幅也不过11%。不仅如此,作为公司独家签约KOL,张大奕的商业价值属于公司的无形资产。在评估事件未来的影响后,如涵确认了5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减值费用,进一步腐蚀利润。这不是如涵一个企业面临的危机,每个MCN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张大奕。“口红一哥”李佳琦今年在微博上为各种事情道歉,保安“推人”、对杨幂言行不当、在直播间怼人……尽管这些问题与销售的产品无关,但依然被大众指责称人设崩塌,李佳琦几乎随时面临着掉粉的危机。微念旗下的头部网红李子柒也因近期遭遇“螺蛳粉吃出刀片”事件受到影响,尽管微念表示是自家网红遭遇陷害,但是否能够彻底平息质疑声还很难说。事实上,微念为了维护李子柒这个IP,在商业变现上一直很克制。李子柒从2016年就开始做视频,但2018年才在淘宝上线自营店铺。目前,李子柒的微博粉丝已经超过2000万粉丝,Youtube粉丝超过700万,但仍然没有接广告、做代言。但不管MCN怎么谨小慎微,都难以杜绝张大奕、李佳琦身上出现的问题。对于MCN机构来说,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是当一个头部网红遭遇危机后,还有其他头部网红可以撑场,这是对平台最大的考验。艰难的MCN机构在如涵签约的100多个网红中,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头部KOL仅有张大奕、莉贝琳、大金,他们都曾为如涵带来过亿的GMV,但在人气上,另两位远不及张大奕,张大奕微博粉丝已经达到千万级别,莉贝琳和大金只有百万级别。因为李佳琦受到关注的美ONE以及因为薇娅受到关注的谦寻文化也处于这一状态。这意味着很多MCN公司可能都出过爆款,但具有持续性和规模性的机构却很稀少。对于短视频赛道来说,团队要能持续输出优质作品,题材要能引发大众兴趣和共鸣,网红本人可能要具备专业度、更有个性和特色;在直播赛道,不同的细分领域有不同要求。电商直播要求团队会选品、主播需要更了解商品和消费者心理;危机公关也是MCN需要继续深造的部分。这些都是MCN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网红不断更新换代的大环境下,对于行业内的公司来说,网红经济是一门好生意,但却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文章来源: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