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C轮融资不到20家 互金行业需警惕估值泡沫

    热点聚焦 2016-09-27
    导语:高估值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潜力的认可。不过,其估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泡沫。相比2015年,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融资骤减,进入C轮融资的平台更是少之又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C轮融资的平台不到20家,其中网贷平台约13家。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有3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宣布获得C轮融资,分别是团贷网的3.75亿元、51信用卡的3.1亿美元、网信理财的7000万美元融资。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获得C轮风投的平台都有很大的客户量和部分稳定的客户资源,多为经营小额易复制业务,且合规。”行业第三方机构分析人士张叶霞分析指出,当然,获得C轮风投并不代表就是行业内的领头羊,部分领头羊平台也并未达成C轮融资。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获得A轮还是B轮、C轮融资之后,包括网贷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估值也在不断上升。来自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排行榜TOP300》数据显示,位列其中的44家互金“独角兽”企业估值1287.4亿美元。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估值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潜力的认可。不过,其估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泡沫。资本热情趋向理性去年以来,资本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热情趋向理性,尤其对C轮投资格外谨慎。 “预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获得C轮及以后更多的融资,因为互联网金融正在得到政策层面越来越多的认可,特别是网贷机构,最新公布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其合法身份,扫清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可预期的前景非常广阔,自然引起资本市场的竞相布局。”理财范CEO申磊分析指出。团贷网创始人兼CEO唐军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其个人认为,目前绝大部分融资的平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融资,只是为了给平台背书。此外,融不融资其实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其实,关于融资,投融资圈里一直流传着一个“C轮死”的说法,认为90%的公司在B轮融资后活不到C轮。由此可见,走到C轮甚至D轮并非易事。 “能够拿到(C轮甚至D轮融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具备一些特征,比如合法合规,这是基础;再如,持续金融创新,只有金融创新才能做到引领潮流发展,掌握市场主动权;另外,随着牌照的价值飙升,资本市场也会看重有牌照的平台。”申磊表示。张叶霞也分析指出,那些专注细分领域、迎合热点(如消费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场景等)、潜在市场规模大、优化投资体验以盘活现有用户、合规等类型的平台会获得进一步融资。银客理财创始人林恩民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未来只有在合规上做得比较突出,特别是类似基金代销、网络小贷、商业保理等相关牌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更能够获得C轮甚至D轮融资。平台估值不断提升与获得资本青睐相对应的,自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估值的不断提升。来自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排行榜TOP300》数据显示,位列其中的44家互金“独角兽”企业估值1287.4亿美元,平均估值高达29.26亿美元。分别包括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拉卡拉、拍拍贷、微贷网、分期乐、人人贷等;其中,蚂蚁金服以600亿美元估值排名第一,陆金所以185亿美元排名第二。艾瑞方面分析指出,虽然P2P理财、网贷平台一直争议不断,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依然良好,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向垂直化、移动化、大数据化等方向发展。申磊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高估值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潜力的认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看好,也为准备融资的其他企业创造了有利环境。”唐军则坦言,互联网金融平台高估值的根本在于、也应该在于平台的科技含量,是否用科技手段解决了银行不能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投融资数量的增加,这个行业估值的“泡沫”亦正在逐渐增大。 “估值存在一定的泡沫,每个风口行业都会有一定的泡沫,互联网行业生存依赖于尽快地扩展客户群,平台几乎连续产生年损,故很难通过传统的营收盈利方法来估值,估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泡沫,但是随着行业逐渐正规,投资人趋于理性,泡沫将可能被挤破,届时,真正的‘独角兽’企业将突显。”张叶霞分析指出。申磊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高的企业估值会限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会让投资者和有意收购它们的大公司望而却步,建议企业对自身估值进行合理定价。林恩民亦坦言,互联网金融真正的价值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同时向传统小微企业和有需求的个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因此,“一定不要被估值吹起来”,实际价值比估值更重要。
  • 腾讯阿里交替成亚洲市值第一 想象空间靠什么打开

    热点聚焦 2016-09-27
    导语:腾讯、阿里巴巴这两家公司是通过哪些业务布局给予了市场如此广阔的想象空间?9月6日收盘,腾讯以约合2624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亚洲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当时被刷屏冠以“赶超中移动”。短短10天后,美国时间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以约2664.13亿美元的市值超过腾讯,变身市值最高的亚洲上市公司。一时间,关于这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强劲的市值增长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而曾经与阿里、腾讯并称BAT的互联网三巨头中,显然百度已经掉队,也许今后说起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将只有AT了。那么,腾讯、阿里巴巴这两家公司是通过哪些业务布局给予了市场如此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国三家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正在出现变化,马云的阿里宣称不再是一家纯粹的电商公司;马化腾的腾讯一直在摆脱游戏公司的名头,用开放平台介入各个细分领域;李彦宏的百度则扛起了人工智能的招牌。有意思的是,腾讯和阿里最近一个月来正在交替抢摘亚洲上市公司市值“头牌”称号,而李彦宏的百度在市值方面已经掉队。截至9月23日收盘,阿里市值2687.66亿美元,腾讯市值2.0485万亿港元(约合2641亿美元),两家公司的市值仍在继续上涨,也非常接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若对比两巨头的二季度财报,腾讯营收规模大,阿里营收增速快。净利上,腾讯同比增长42%,阿里则同比下滑77%。业务布局上,目前阿里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和大文娱。而腾讯专注做连接,聚焦社交平台、数字内容及金融等业务,微信最近邀请内测应用号“小程序”,便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综合而言,腾讯和阿里究竟谁是第一,市值仅仅是个相对方便量化对比的指标,但这一指标并非重要和权威到能对两公司前景做出全局判断和了解。要看清两公司的发展前景,还需要更深入地剖析他们现在的布局,有哪些可能在未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增长点。交替的“亚洲第一”以9月6日收盘价计算,腾讯市值2.0353万亿港元(约合2624亿美元),成为亚洲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同时跻身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十之列。中国移动市值为1.96万亿港元,阿里巴巴集团市值为2454.5亿美元(约合1.90万亿港元),韩国三星电子市值则约合1.83万亿港元。短短10天后,美国时间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收盘价104.64美元,以约2664.13亿美元的市值超过腾讯,变身市值最高的亚洲上市公司。把视野扩散到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里半数以上都是互联网公司并以美国公司为主。单看腾讯和阿里,从业绩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了两家今年的二季度财报。营收指标方面,腾讯规模更大,为356.91亿元同比增长52%,而阿里增速更快,为321.54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指标方面,腾讯同比增长42%至113.19亿元,阿里则同比下滑77%至71.42亿元。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BAT中的另外一家百度,二季度的营收是182.64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同比下滑34.1%至24.14亿元。外界评论称,三巨头中百度正在掉队。百度近期对外释放的信号则是,其各项业务均在以人工智能为导向蓄势。摩根大通认为,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几近结束,BAT大平台之间的竞争将会由数量(用户数)转向质量(用户粘性和参与度)。通过引入内容和服务,腾讯和阿里在提高用户参与度方面实现了稳定进步,百度的用户参与度则出现了下降。逐鹿网创始人阑夕撰文称,腾讯和阿里在最近的财报中都尽可能地在展示自己非主营业务的亮点,前者将游戏营收首次压到了50%以内,后者更是打出了“不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的口号。在他看来,上市公司的市值在短期内的波动,或许能够反映某种应激性的事件关联。不过,这种数字游戏并不构成价值判断的依据,资本市场势必潮汐不断,涨跌起落均为常态,就像体育联赛的积分榜单,一场比赛的输赢对于大盘的影响微乎其微。G20峰会 阿里出了大风头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提法,阿里已将未来的目标着眼于全球——“为一千万家企业提供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为全世界创造一亿就业机会,为全世界二十亿消费者服务”。就在本月初的G20杭州峰会,马云呼吁全世界建立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G20峰会上,阿里出了很大风头,”独立互联网评论人洪波近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马云把eWTP作为政策建议提交,希望降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跨国贸易门槛。这一建议如能实现,得到最大好处的也将是阿里。事实上,阿里持续以投资和收购的形式布局海外市场。比如,今年4月,其宣布拟以大约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控股股权;去年,阿里联手蚂蚁金服投资了印度移动资讯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后者的子公司Paytm主要提供在线支付业务,被认为要打造“印度版支付宝”。国内,阿里以口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阿里影业和优酷土豆等组成了影响用户生活的阿里系产品矩阵。蚂蚁金服、菜鸟、云计算目前都不包括在阿里巴巴上市公司中。按照阿里的规划,未来三年,现估值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将成为领跑者,2019年至2021年阿里云接棒,2021年至2024年菜鸟网络成为引领者。而这种规划能否支撑阿里未来十年的持续增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腾讯把“半条命”给了合作伙伴虽然QQ和微信是腾讯最大的品牌IP,但腾讯的第一收入一直是游戏。而这几年,腾讯的高频词正在逐渐转向连接和开放。日前的2016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用三组数字概括了过去5年腾讯开放战略的成果:成就30家上市公司,平台上的注册创业者超过600万,合作伙伴总收益达160亿元。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称,腾讯正在搭建六大生态体系:聚合腾讯资源的创孵平台、聚合创业服务的创服平台、聚焦创业CEO培训和成长的创培平台、制造创业明星的创星平台、聚合投资和加速的创投平台以及整合社会和行业资源的创联平台。“近几年,腾讯专注做连接,聚焦社交平台、数字内容及金融等‘两个半’业务,其他垂直领域都与伙伴合作。对于合作,我们拿出‘半条命’,坚持去中心化,协助大家成长为自主的平台和生态。我们很清楚,孤木难成林。只有赋予开放分享的基因,生态才可能长成一片森林。”近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公开信时提到,这个想法正在变为现实。近两年,京东、滴滴、美团、58同城、携程等不少伙伴快速成长。同时,合作伙伴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正在迭代,而这些合作伙伴的成长壮大,势必为腾讯带来更多增长点。综合看,阑夕认为,“目前看来,腾讯的业务更加扎实,游戏的利润率相当高,而广告则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商业模式,只要腾讯将这两个业务做好,风险是最小的。阿里则属于冒险型的企业,它的变数之大,可能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而其插手领域之多,也非常考验这家公司的管理能力,因而阿里在可塑性和风险性上,都高于腾讯。”
  • 国产手机压力大:犯一次错可能掉队 连续犯错出局

    热点聚焦 2016-09-27
    导语:从2015年到2016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又迎来一次洗牌,规模和影响丝毫不弱于当年互联网公司带给传统手机公司的冲击这是个让国内智能手机公司战战兢兢的年代。仅仅四五年时间,中国市场从每年100%的年增长跌落到了现在个位数增长,市场天花板效应逐步出现。风停了,今年6月,刚刚庆祝了手机出货量破千万的乐视移动总裁冯幸,以“乱世”来形容当前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数次谈及心存“敬畏”。从2015年到2016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又迎来一次洗牌,规模和影响丝毫不弱于当年互联网公司带给传统手机公司的冲击。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大洗牌今年8月,酷派原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郭德英辞去董事长一职。从1993年创建酷派,到2016年完全辞去酷派职务,郭德英经历了众多风浪,却在这个“冬天”毅然淡出。2015年7月,郭德英曾预言,全球手机市场未来5年能够活下来、活得好的只有4到5家公司。而让人没意料到的是,郭德英率先卖掉了其一手创办的酷派大部分股份。郭德英的退出,只是陷入“血海”竞争的手机行业大洗牌的一个前奏。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进入前五的三家中国手机厂商在上一季度皆获得不错的业绩。华为的市场份额上涨了0.8%至9.4%,OPPO的市场份额上涨了3.8%至6.6%,vivo的份额上涨了2.1%至4.8%。OPPO和vivo将联想和小米挤出了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同时,中国市场前五厂商分别为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出货量分别为1910万部、1800万部、1470万部、1050万部、860万部。前三者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2%、124.1%、74.7%,而小米、苹果则同比下降38.4%和31.7%。国产手机公司,从过去的“中华小酷联”,变成了现在的华为、OPPO、vivo。此外,市场的洗牌不仅体现在行业前五格局变化,有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活跃智能手机品牌(有新品上市)数量今年上半年有大幅缩减,这意味着大量曾经热闹的中小型品牌进入了冬眠期,或者已经消亡。“手机这个江湖现在是‘乱世’……所以此时此刻说新派也好,说生态商业模式也好,(还是得)继续坚持对产品基本规律的敬畏,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面对今天的‘乱世’。”冯幸向包括《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内的媒体感慨道。“敬畏”、“紧迫感”、“压力”,似乎是当前手机公司实际操盘者们的共同心态。即使连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的OPPO、vivo,其负责人也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压力,犯一次错可能掉队,而连续犯错则可能被洗牌。“这是一场非常残酷的移动江湖绞杀战。”一次行业会议上,有手机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大变局如果说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部分传统手机公司赶上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波高增长,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赶上了市场第二波高增长,那么,以线下渠道竞争公开市场的OPPO、vivo,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总量不增长但中高端市场结构性增长中,赶上了市场第三波机遇。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再创历史新高,而当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04亿户,全国手机上网用户的渗透率达到76.4%。据IDC数据,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13亿部,比2011年提升了135.0%,而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4亿部,同比仅增长2.5%,其预测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将保持个位数较低增长,而全球手机市场今年Q1、Q2分别只增长了零点几个百分点。上述两组数据说明,从2012年到2015年、2016年,国内智能手机用户已有较高渗透率,而国内市场从高速增长的市场转变为总量趋于稳定。在两种不同环境下,增长的逻辑大不相同。而调研机构GFK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2500~3000元、3000~4000元的中高端细分市场,以及在1000~1500元的新千元机市场,出现了较快增长,而在有较大用户基数的千元以下价位段则几乎没有增长。这说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以消费升级为主的市场,而不再是一个低价格段主导的市场。IDC高级分析师认为,“华为、OPPO和vivo的成功归结于他们为吸引消费者而努力打造品牌,并把产品差异化作为销售重点。”同时,分析师认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线下渠道的力量:OPPO和vivo仍然表现出众,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在线下渠道的实力。二是营销信息聚焦关键技术:华为和OPPO传达出的营销信息都聚焦于一两项关键的产品特性。三是明星代言:各家智能手机厂商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都发动了猛烈的宣传攻势,以争夺推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增长的主力军——换机用户。手机公司一个时间段的市场表现,受到上一时间段产品、渠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下一个时间段的市场结果,还要看现阶段的工作,在这里面产品是所有因素的核心。“有的企业某一款产品成功,搞了半天都不知道这个产品怎么成功的,是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OPPO副总裁吴强表示,“但我觉得有一个规律,当前面的工作做好,下面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它对你后面的影响会更大,不是说改善50%就增长50%,可能改善50%会增长100%、200%,是一种指数关系。”大迷茫市场洗牌之中,部分手机公司也陷入深深的迷茫。在运营商时代,它们知道怎么做手机、做市场,即满足运营商定制需求,搞定运营商和绑定运营商,几乎就等同于销量高速增长。3G带来的功能机转换智能机的机遇下,加上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兴起,拼性价比和线上口碑传播的小米,获得了高速增长。不过,这些百试不爽的做法现在似乎都不管用了。长年的低利润率加上业绩大幅下滑,郭德英做累退出了,同样依赖运营商渠道的中兴迷茫了。曾经辉煌的HTC,希望通过加码VR来拯救公司。而小米变得不再那么互联网,不仅雷军亲自压阵供应链,也开始自建线下门店。而周鸿祎也改口“硬件免费”错了。面对变局,作为市场此轮获益者的OPPO、vivo(通常被并称为“Ov”),其相关高层理念是“等待对手犯错”。在运营商型手机公司、互联网型手机公司业务风生水起时,Ov聚焦于线下渠道和公开市场的战略重点也未偏移,而当绑定运营商、开展线上业务的机遇成为过去,这类手机公司不得不开展转型时,Ov等到了自己的机会和对手的犯错。而当手机公司不得不进行转型,从过去学习小米到现在学习OPPO、vivo,大量公司宣布调整渠道布局,其核心事实上即布局线下渠道。不过,正如过去很少有人会学小米,各自具有不同基因的手机公司,能学会OPPO、vivo的模式吗?此外,手机公司也有其他突围方式,例如希望押注“黑科技”博一把未来。当前,大量手机公司开始进军VR产业,例如在将VR作为最新战略之一的中兴看来,VR可能意味着智能终端下一个风口。不过,押注“黑科技”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抢得市场先机时,可能也将承受新兴市场不成熟的风险及调整手机战略的风险。也有如乐视一样的手机公司提出“不卖硬件卖服务”的“第三条道路”,但其结果如何,能否持续,仍需要时间验证。
  • 今日关注(2016年9月27日)

    热点聚焦 2016-09-27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1.刚刚过去的一周,杭州、苏州、南京、合肥、无锡、东莞等多地土地拍卖不断创造新高。土地市场的火爆迅速传导到市场层面,溢价过高的土地拉高了楼市的上涨的整体预期,越来越多的散户热情高涨,按耐不住纷纷持币入场,像当年买股票一样买房子。一些售楼处上演疯狂一幕:先存50万再摇号,选房只有1分钟。2.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播平台和个人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业务。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发布实施。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贷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获审议通过,于2016年9月20日正式发布实施。5.国资委两大基金终落地:委托诚通设3500亿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由央企国新公司牵头的总规模2000亿的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6.财政部、民政部26日向福建、浙江两省共安排2.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救助“莫兰蒂”台风受灾群众。7.全国已有29个省份修订计生条例。其中,广东、安徽、山东等22个省份在新修订计生条例中明确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8.2015年北京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住房公积金被质疑违反初衷,有专家建议取消。9.2016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昨日在香港揭晓,索尼、丰田、中国国家电网名列前三,海尔、长虹继续蝉联亚洲品牌50强。10.美团点评收购支付公司获支付牌照近日生活服务互联网平台美团点评宣布已完成对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的全资收购。收购完成后,美团点评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开资料显示,钱袋宝是国内首批获得由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11.借贷宝将推出“销账”功能,让部分借款人解套此前,有报道分析借贷宝上的熟人借贷可能引发连环逾期的风险,并且由于高额的逾期管理费以及不见成效的催收系统,借贷宝平台和逾期用户已陷入僵局。9月19日,借贷宝副总裁曾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为了让一部分用户解套,借贷宝内部正在研发“销账”功能,但该功能具体何时上线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12.《仙剑奇侠传》电影曝光:票房目标20亿近日,网络上有消息曝光称,昆仑万维目前正在计划将经典的《仙剑奇侠传》与《轩辕剑》,以电影的形式重新搬上荧幕。同时消息还透露,昆仑万维目前计划选择万达影业作为合作伙伴,而曾经负责制作《寻龙诀》的影视团队,也正在为《仙剑奇侠传》电影做着前期筹备。至于投资方面,昆仑万维预计将会向《仙剑奇侠传》电影投资3亿左右,同时昆仑万维表示预期票房将会达到15-20亿元。